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政务新闻>动态新闻>沙区要闻
沙坪坝:红色景点成为“学党史、悟思想”的重要阵地
发布日期:2021-06-11
字体:【 默认 超大 |

最近,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的兴起,位于沙坪坝区的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广场等红色景点成为不少人追寻红色记忆,探访红岩精神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6月6日一大早,渣滓洞景区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自湖北恩施的王文娟正拿着一张景区导览图和一旁的三个姐妹聊着天。

“我们都很喜欢看《红岩》这本小说,今天就是因为这本小说而来。”王文娟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退休党员,早在一个月以前就和其朋友相约到重庆旅游,大家在出行前约定一定要去歌乐山看一看《红岩》小说里的渣滓洞、白公馆。

罗静是他们团队中的一名退休语文教师,她告诉记者,在小说《红岩》里,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像许云峰英勇斗敌、小萝卜头狱中送情报、江姐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等,都让人心怀敬畏之情。她还向记者回忆到在校上课期间给学生们分享的《红岩》小说里的一段话:“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罗静说,如今自己身临歌乐山,对这一段话有了比在教学时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时间能倒回,我想我给学生讲红岩故事,会讲得更生动。”

来自重庆南岸区的浦永强,也利用这个周末,带着孙子浦子健一起到这里参观。

浦永强告诉记者,这并不是第一次来白公馆参观,对这里的印象还是很深刻,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他通过电视看到了很多关于党史的影片,于是决定到白公馆再一次重温党史。“刚好孙子也放假,带着他一起走进白公馆,让他也了解一些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

浦子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第一段就写着“2021年6月6日,和爷爷参观歌乐山白公馆”。看得出来,他这一次被爷爷布置了“作业”。

在白公馆内有一处小萝卜头雕塑,或许因为从课本里读过小萝卜头的故事,浦子健站在雕塑前,在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段话:“这里是小萝卜头生活过的地方,有一个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他是我们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

而像浦子建这样,和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一起到白公馆参观和缅怀的还有很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红岩魂广场,来自江北区某企业的党员职工正在重温入党誓词。该公司负责人汪晴告诉记者,为了让企业中党员职工弘扬红岩精神,知史爱党,他们把主题党日放到红岩魂广场举行,其中一个内容就是重温入党誓词。“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有无数革命先烈锻造出来的红岩精神,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让广大党员铭记初心。”

实际上,到红岩魂广场缅怀英烈的不止有企业党员职工,还有来自全国的各界人士。他们有的或组团参与,有的分散参观,但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为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而来、为伟大的红岩精神而来、为党的百年辉煌历史而来。来自河南的党员陈国傅说:“党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这些红色景点对于党员进一步学党史、悟思想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像在白公馆内的‘狱中八条’,这些革命先烈留下的精神品格,对于一个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有着深刻的意义。”(记者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