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一份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缓解三峡广场停车难问题”的提案摆上了沙坪坝区政协主席会议室桌上。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相关街道和部分政协委员就该提案办理进行协商。这场协商,是今年沙坪坝区政协充分借助“渝事好商量”这一协商议事平台开展的第二场专题协商。
“去三峡广场不好停车!这是很多人提起三峡广场商圈时的第一印象。”这一难题由来已久。高铁站、商圈、培训机构聚集,特别是一到周末,周边堵车现象成为了常态,不仅影响游客的体验,同时也制约着三峡广场的进一步提档升级。在当天协商现场,提案委员围绕三峡广场停车难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等方面率先表明自己的提案意图。
这份关于“停车难”的提案,是在今年政协沙坪坝区委员会第十四届第六次会议期间提出并作为重点提案交由区住建委办理。协商会上,“能不能加快推进停车楼建设”、“能不能尽快平整现有拆迁区域做临时停车场”、“能不能在周末和节假日允许社会车辆进入周边高校或临时占用人行道进行停车”......委员们一边听取承办单位的工作思路、前期开展工作的设想,同时就相应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还是要先抓好停车场进出难的问题。”区政协委员黄玲说,重庆这座城,外地人称“8D魔幻城”,其中一个就是城市道路弯弯绕绕。就目前自己亲身经历来看,许多车辆进入停车场,由于一些标志标识不明确,导致许多车辆不能定向驶入停车场,造成了拥堵。“我的建议是要完善交通指示系统,在醒目的位置提前告知社会车辆到哪里能停车,哪条道是停车场的正确入口,得提前告知、走对位置。”
完善交通指示系统似乎与政协委员卿斌文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他接过黄玲的话说:“如果要新建停车场,我建议采取一些先进技术,通过科技的手段加快车辆入场的速度。同时应该开发一款APP,只要车辆进入三峡广场商圈,就能在APP上提前预约停车位并规划相应路线。”
政协委员覃琳则表示,停车难不是个别现象,是这座城市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还要解决好疏与堵的问题。她说:“现如今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应该将周边现有的停车场用公交车与商圈串联起来,让往来三峡广场的车主将车停在商圈外,选择用公交方式进入商圈。同时对新建停车场加大补贴力度,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过程中。”
“下一步加紧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尽快完善交通指示”、“目前按照要求,我们已经平整出一块拆迁区域作为临时停车场”、“接下来再进行有关方案的细化调整”......面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也一一进行了回应。
作为政协协商议事的平台,“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是市政协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市政协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更好地发挥区县政协职能作用所作出的一项创新举措。今年4月,市政协就在沙坪坝区山洞街道与沙坪坝区政协联合开展了全市首场“渝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活动,为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建言献策。
“在办理过程中组织委员就相关提案进行协商,有助于将关乎民生的一件件实事进一步办牢办实。”区政协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传统的提案办理协商往往存在协商主体相对单一,通常局限于提案者和办理单位之间。而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参与的主体扩大到提案者以外的其他委员,有利于增加提案办理协商的频次,推动委员对提案办理协商参与的深度和监督的广度,促进提案办理达到实效。“不仅如此,这样的协商平台更能让承办单位直接评价委员的提案提得好不好,同时也能让委员评价承办单位在办理提案的过程中办得好不好。”(记者 张浩)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