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沙坪坝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1-25
字体:【 默认 超大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沙坪坝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沙坪坝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21〕21号)及《重庆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全方位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建成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细化。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推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城乡居民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4%。实现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推进城市社区打造“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8名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

推动区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公共体育场地建设。推动利用乡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闲置商业设施、厂房、仓库等可复合利用的资源建设体育设施。围绕滨江、公园、绿地、水域等空间资源,优化布局健身步道、骑行道等。结合我区山水自然环境特点,建设户外健身休闲运动区,结合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地改善农村地区体育健身设施。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逐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有序开放。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完善“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运营管理。

(二)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根据我区人群特点,积极开展球类、棋类、徒步、登山、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举办街舞、航模、潜水、滑雪等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赛事活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构建常态化、精细化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利用“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等时间节点,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区运会,发动镇街、部门、行业组织、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继续开展“百姓赛场”进社区活动。探索全民健身线上线下互动新模式,打破传统线下比赛时间和地域限制,举办覆盖全人群的线上赛事活动。全面推动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等人群常态化开展体育活动。

(三)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发挥体育总会在全民健身中的引领作用,支持职工体育俱乐部、村(社区)健身团队等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发展,推动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大力扶持和引导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鼓励民间自发性健身团队和体育社会中介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壮大指导员队伍,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技术等级结构,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专业化、年轻化。通过与高等院校、体育协会合作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方式和内容。通过设立全民健身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站点)、评定星级健身队伍等形式,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日常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科学健身方法、健身器材使用、运动损伤防治、科学健身服务指南等群众关心的健身知识。普及疫情常态化下线上健身方法,提高城乡居民科学健身素养。

(五)助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

助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努力改变我区体育产业小散弱的现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培训机构,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健身场所及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鼓励“体医融合”,开展运动康复医学、慢病运动干预,推广“运动处方”、健身咨询和健康调理服务。探索利用新媒体手段建立线上“体育超市”,鼓励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民健身产品(体育装备、健身服务、赛事服务、培训服务等),并在“体育超市”中推广。通过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和方式,提供多元化的健身产品,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

(六)促进全民健身全面融合

深化体教融合。推动我区《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强化运动技能培训,体育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制定青少年体育竞赛计划,共同主办中小学生体育赛事,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学校青少年体育活动。

推动体卫融合。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探索与医疗机构、社区共同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和健身服务站点,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和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开展。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门诊,针对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运动促进健康、运动伤病预防和运动康复指导。

加快体旅融合。充分发挥我区江河、湖泊、山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和融创文旅城等体旅综合体优势,推动建设山地户外营地、汽摩运动营地、露营地、定向越野、航空(海)模型、滑翔、滑雪、潜水等运动项目设施。依托各类体育设施打造徒步、定向、山水陆空全覆盖的赛事活动,重点推动科技体育赛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基地、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促进赛事体验和旅游深度融合。

(七)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

普及全民健身文化与全民健康理念,发挥体育健身在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的独特作用。大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挖掘体育文化对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的独特价值。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融入红岩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全民健身宣传平台,广泛宣传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树立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大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将重点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全民健身工作,促进部门协同合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

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体育彩票销售力度,增加体彩公益金收入,并确保体彩公益金重点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将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进行资助捐赠,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三)加强安全保障

建立全民健身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日常监管、维护维修,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安全、运营安全与开放安全。加强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按照 “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压实压紧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