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卫生院(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公共卫生管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承担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综合管理服务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和平街3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谊 | |||
开办资金 |
317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65 |
3554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5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4年8月21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刘明伟变更为李谊。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回龙坝镇卫生院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规范开展业务活动,紧扣卫生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分解要求,全方位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安全生产保障有力。一是建章立制,通过修订综合管理方案、外出学习管理规定、医护核心制度、诊疗规范、服务流程、应急预案等,逐渐完善医院制度体系。二是针对2024年重点专项督查工作,对查出的22项问题,建立台账,分解任务,已完成整改14项,剩余8项持续整改中。三是落实“日周月”安全巡查,完成中心供氧技术改造、排除老旧围墙倾斜安全隐患、对生锈消防喷淋、破损消防门等进行更换,加强污水处理、特种设备管理等,保障安全生产。 2.成功创建甲级乡镇卫生院,医院质量管理有力。通过创甲,医院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院职工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守。医疗质量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强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3.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双驱动,队伍建设提升有力。新招聘内、外科医生、财务会计等岗位10人补充人员梯队,新成立采购办,调整部分重点岗位人员。积极与上级医疗机构对接,争取进修名额,选派6名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管理经验。用好“县聘乡用”“一中心一特色”7名专家定期坐诊、病例讨论、手术示范等,传授诊疗技术与经验,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4.强化问题导向抓赛马比拼,任务达标落实有力。一是每周一通报赛马比拼指标,将考核结果运用到绩效评价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4459人,管理率65.3%,健康体检完整率100%;建档26818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6.79%;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20316人,覆盖率65.74%;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5071人,管理率74.27%。二是每天通报重点核心指标,接120总台急诊任务299次,其中出车297次,救治297人,三分钟出车率100%,农村地区到达现场平均反应时间15分17秒,急危重症现场监护率100%,病历得分100分。医检互认率超40%。 5.医联体赋能医疗创新拓新,服务质量提升有力。在医联体专家指导下,新开展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耳石症复位术、急性脑梗、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等9项新技术;新开拓消化道早癌筛查、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等6项新项目;争取到市级专项资金购置高清胃肠镜、除颤仪等18项诊疗设备。成功加入重庆市卒中救治地图名单,成功验收糖尿病规范中心三星门诊,取得全国基层呼吸规建项目达标单位。 6.挂帅“八个拓展四个延伸”,家医揭榜推动有力。一是五云门诊部于11月顺利开业,提高赛力斯及周边群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覆盖面。二是红岩家医进企业、村社、机关开展签约服务,共签约22家单位,服务1194人次;家医签约12686人,重点人群签约率91.97%。三是提供个性化有偿上门服务包,满足群众特殊化医疗需求,拓展多样化的医疗业务。 7.“群腐”整治工作不打折,群众就医优化有力。梳理7个问题,17项民生实事均已办结。用好农委专项资金对医院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调整诊室布局,推动急诊室、胃镜室的标准化建设;增添过道照明、候诊椅、轮椅、雨伞等便民设施以改善硬件条件;开通“掌上医院”实现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功能,启用微信公众号传播健康资讯等,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积极开展医保自查,年度内自查出9项问题,全部按照医保相关规定落实整改和责任处理,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8.提供增量服务体现公益性,看病负担减轻有力。2024年1-11月,诊疗人次82596人次,同比增长2.63%,但医疗业务总收入1681.09万元,同比下降5.24%(其中不含药品、耗材收入占比为53.91%,同比增长4.36%;药占比42.25%,同比下降4.45%);病床使用率69.29%,同比增长21.26%,但出院人次2416,同比下降2.19%;门急诊次均费用125.77元,同比下降8.08%,出院次均费用2761.5元,同比下降8.01%。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建设滞后,医院整体迁建迫在眉睫。业务用房紧张,周边无法规划公交路线,群众前往就医需步行500米的陡坡,交通极其不便的矛盾日渐突出,狭窄的行车道路、较远的绕行距离,长期严重影响 120 急救出行。 2.量效提升不齐,调结构保增长求突破。医院当前面临工作量增加,业务收入减少的挑战。从次均费用、药占比、报销比例看,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但同时暴露工作质效较为低下。 3.医防融合度不高,科间协作需强化。目前通过调整诊室,体检报告由全科医生出具并解读发放,仅初步搭建医防融合链条,但公卫、体检、临床几大科室的相互协作不足,在结果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公卫及体检所掌握的辖区人群健康大数据未能有效与临床科室诊疗信息深度整合,未能挖掘好潜在业务。 4.担当意识不够强,团队凝聚力需重塑。部分干部职工存在安于现状、有“躺平”思想,无法形成攻克难题的合力,在面对复杂问题、困难任务时,存在不善于思考出路,面对突发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打破惯性思维动真碰硬的勇气仍显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明晰工作目标 1.总目标:实现总收入同期增长≥5%,门诊人次增长≥3%,住院人次增长≥3%,药品耗材收入占比较上年持平或降低,总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控制在5%以内。 2.绩效考核目标:落实医护核心制度,落实“两单两卡”管理,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有效投诉、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对标区卫健委高质量发展目标,各项指标符合率达到90%以上,且在年度绩效考核中位于系统内中上水平。 3.医防融合目标:深度整合公卫、体检与临床科室的信息资源,建立高效的结果共享渠道和平台,实现医防融合链条无缝对接,科间协作顺畅高效,挖掘并开展至少 3 项基于医防融合与科间协作的新业务项目,拓展业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在年度基本公卫考核中位于系统内中上水平。 4.医保监管目标:迎接DRG正式上线,一是提升精准入组率,确保各科室主要病种的入组准确率达95%以上;二是优化成本控制,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药品、耗材及不必要检查检验费用占比;三是强化数据管理与分析,构建完善的 DRG 数据监测体系,实现数据的每日更新与实时分析反馈,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数据准确率达98%以上;四是规范医保报销,年度医保拒付及罚款总控制在1.5万元内。 (二)落实工作举措 1.争业务强发展:一是拓展服务项目,新开设眼科,拓展眼病诊治项目,计划添置骨密度仪、肺功能仪、碎石机、口腔CBCT等拓展服务项目;二是与医联体单位陈家桥医院试点外科共建,促进业务量和质控水平同步提升;三是积极对接上级单位、医院、院校、社会机构等,争取科研及专项项目协作工作。 2.聚人才谋发展:一是按照甲级乡镇卫生院标准及全科住培基层基地要求,补充引进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公卫科医师;二是继续用好“县聘乡用”“一中心一特色”专家队伍,引进医联体市中医院中医专家坐诊;三是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管理培训,同时3年内完成一次医护主要骨干人员专业轮训。 3.强管理保发展:一是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优化流程,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中心、医保工作站、便民设施等,提升就医便捷度;二是落实目标考核,将赛马比拼指标、核心制度执行、医保政策执行作为年度主要目标考核内容并和季度、年度绩效以及评先评优挂钩;三是精细成本管理,对采购、人力、办公耗材等成本进行数据分析,严控不必要开支,确保总支出合理增长;四是推进服务意识改革,让“后勤服务临床,临床服务病人”深入人心。 4.勤宣传促发展:一是加强市场拓展与推广,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等积极宣传科室特色、专家团队,吸引患者就诊;线下与村社、企业加强合作,开展义诊、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服务手册,红岩家医每周定期入户送健康等,增加医院知名度与信任度,拓展病源。二是树典型造亮点,打造医务人员个人IP,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至少完成健康报或中国人口报正面报道2条,市卫生健康委“山城卫宣”正面报道2条,沙区新闻网正面报道10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登记号PDY10073-150010611C2201) 有效期2024年9月5日至2025年6月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