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125001064504372930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
2023 |
)年度 |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预防控制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一)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二)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三)承担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工作。(四)承担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五)开展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工作。(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七)承担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工作。 | |||
住所 |
沙坪坝区都市花园西路1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廷荣 | |||
开办资金 |
1136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41 |
11362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从业人数 |
96 | |
对《条例》 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 登记规定 的执行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固本强基练内功,提升能力促发展 (一)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推进等级疾控创建 一是促软硬件建设“长架子”。以二甲疾控为起点,三甲疾控为目标,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内容,定期召开等级评审工作推进会,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疾控机构,疾病防控能力、实验室检验检测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获专家组高度肯定。持续推进中心新大楼迁扩建工程建设,九月底工程主体全面封顶。二是强人才队伍建设“长肌肉”。多渠道引人,2023年人才引进24人(其中研究生15名),到位23名,2名优秀中层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3名后备人才提拔到中层管理岗位,进一步配强和优化中心人才队伍。多方位选人,建成区巾帼创新工作室,1人被确定为区女性科创带头人。多途径育人,选送4名优秀职工到区卫健委锻炼,1名专家型人才被选派为“三峡之光”访问学者赴四川省疾控中心访问学习,选送多名技术骨干到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首次开展公共卫生人员“三基三严”、流行病学及免规技能竞赛。三是推学科建设“长模样”。性病与艾滋病防治建成区级公共卫生重点专科。作为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与高校联动,对重医4名专业硕士进行联合培养;中心被认定为陆军军医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11名骨干人才被认定为行业教师。成功立项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2项、区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1项、区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项目5项,2项区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3项区科技局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项目顺利结题。 (二)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赋能疾控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全年完成2次扩项评审共计140项参数。完成新国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更新验证。全年参加并通过了中国疾控中心、国家食品风险监测中心、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络实验室、国家临检中心及市疾控中心等国家和市级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16次共计20多个参数。 二、统筹兼顾齐推进,常规工作显成效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传染病防治工作平稳开展。全年传染病综合质量指数达100%;无一般及以上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规范不明原因肺炎、腹泻病例、流感监测等5项监测,及时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防控培训20次。在全市流行病学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佳绩。二是卫生应急工作卓有成效。每季度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会,并完成风险评估分析报告;调整卫生应急小分队成员,并开展应急培训和拉练各1次,在全市卫生应急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我区传染病应急小分队作为全市唯一区县受邀参加全市卫生应急队伍拉练,并获市级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三是艾滋病防治工作持续推进。成功申报“第五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城市示范区”;完成国家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重点人群调查,开展高危人群干预;持续推进五进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防艾知识宣讲、慰问活动30场。四是结核病防治工作有序开展。2023年未发生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成三家区级结核病定点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市公卫中心、区人民医院)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有效提升全区结核病诊疗水平。启动“无结核校园”创建工作,探索学校结核病防控创新模式。在“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中获得“重庆市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 (二)慢病防控体系持续完善 一是基本公卫项目管理能力增强。截至四季度,全区管理高血压患者80160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35839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开展活动210次。二是全民健康生活活动形式多样。切实推进“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组织3个单位开展“万步有约”健走比赛。升级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累计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11类156个。招募并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通过考核441人。组织全区开展健康主题日宣传9次。组织参加2023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网络竞赛的专业团体赛,取得全国三等奖的优秀成绩。三是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工作提质增效。截止第四季度,全区管理高危人群15668例。3篇糖尿病防治案例入选国家优秀案例。四是儿童口腔健康工作关注度持续上升。完成2023年度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任务,窝沟封闭完成率123.7%。第一次局部涂氟任务完成率为110.55%。五是国家慢病示范区复审取得新成绩。8月13日顺利通过国家复评,资料审核排名全国第二,总成绩全国第三。 (三)全民健康教育意识显著增强 一是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健康区建设案例入选“2022年度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全国共81个)和健康县区建设典型经验(全国共20个);健康城市案例《基层自治聚合力 健康行动惠民生》和健康县区案例《砥砺奋进 行稳致远 铸就健康之城》获评第十六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健康促进优秀实践案例优秀奖。与区融媒体中心、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等媒体合作发布健康相关知识,目前“健康沙区”微信公众号有5万余人关注,阅读量达28万人次。二是积极开展控烟禁烟工作。开展世界无烟日主题线上线下活动,并完成两次控烟暗访,累计暗访300个场所。三是持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作为国家级监测点在6个镇街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2023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4.58%。 (四)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全面推进 一是免疫屏障立体化。强化预防接种档案管理和儿童催种补种工作机制,全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7.86%。二是项目推进持续化。顺利完成2022年适龄女学生HPV疫苗接种,顺利启动2023年初二女学生HPV疫苗接种。三是接种门诊数字化。提升移动终端覆盖水平,开放疫苗预约排队服务,全区预防接种信息系统高质量运转,档案信息准确率和完整率高于99.5%。四是资质管理动态化。全年组织召开预防接种人员资质培训6次,颁发或更新各级各类接种人员资质598名,对5家接种门诊完成评审验收。五是接种宣传多元化。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疾控中心等多家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联动方式开展全国第37个预防接种日宣传。 (五)地方病与寄生虫防制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完善监测体系。按照国家、市级方案,全区设置传疟媒介、布鲁氏菌病、土源性线虫、食源性线虫和碘缺乏病等监测哨点,提高医疗机构病例识别敏感性,科学、规范开展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二是强化防治能力。及时完成全区疟疾、布病、麻风病、黑热病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中小学生寄生虫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专业人员技能合格率均达95%以上。落实重点职业人群布病监测,未发现阳性。开展土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完成2023年重点人群碘缺乏病采样监测300例。 (六)公共卫生检测全面覆盖 一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精准化。对110件食品样品开展风险监测。二是公共场所监测服务优质化。配合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检测72处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以及公用具的卫生质量。开展公共场所监测186处,采集空气、公用具、空调样本260件。三是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联动网络化。同教育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的综合防治机制。四是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动态化。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协作机制,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培训、指导解答和跟踪评价工作,推动食品安全标准正确执行,完成2021-2023年食品安全国家和地方标准跟踪评价任务。对辖区的4家食品企业开展标准执行效果追踪调查。五是饮用水水质监测持续化。积极开展枯水期、丰水期城乡饮用水、季度水龙头水、末梢水水质监测,监测水样338份,合格率100%。六是职业病防治能力专业化。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管家服务、中小微企业帮扶行动等职业健康技术服务工作,在重庆市首届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行业技能竞赛中获职业健康检查技术组“团体一等奖”,两人获“个人优胜奖”,加入重庆市职业健康工程防护技术联盟,1人入选该技术联盟专家库成员。七是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实战化。建立完善全区消毒技术指导队伍及中心现场消毒队伍,积极开展消毒技术指导,主动推进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开展国家病媒生物生态学、抗药性监测,对全区22个镇街开展季度病媒生物危害调查,指导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监测与控制。 三、坚持不懈抓落实,防微杜渐守安全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对全体实验人员、辅助人员、新进人员、实习人员、轮岗人员开展了多轮生物安全培训,均考核合格。全年对中心全体职工进行了3次消防培训及消防逃生演练。二是规范危化品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易制毒、易制爆物品实行系统、纸质台账双向管理,全年接受区公安分局、辖区派出所安全检查16次。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持安全生产“日周月”巡查制度及重要一线岗位人员“两单两卡”制度,积极防控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12次,按照区市场监管局要求,在特安信小程序上完成特种设备日周月报告。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 |||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发证日期2021年10月8日 有效期2027年10月7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发证日期2021年7月27日 有效期2026年7月27日。 | |||
绩效和 受奖惩及 诉讼投诉 情况 |
重庆市首批二级甲等疾控机构 重庆市首届职业健康行业技能竞赛职业健康检查团体一等奖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其 使用情况 |
无 |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