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申珍,女,汉族,1966年9月生。中共党员,重庆一中地理教研组长,中学正高级教师(2010年)。重庆市第二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首批重庆市教学专家付申珍工作室教学专家、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和沙坪坝区高中地理课程创新基地主持人。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创新人物、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环境教育优秀教师和青少年科技教育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
从教三十年来,她长期探寻教学规律,历练教学艺术,具有突出的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曾荣获全国第一届初中、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特等奖指导奖,全国地理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指导奖、重庆市教师基本功大赛演讲一等奖等荣誉。主持、主研、参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和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等十余项,两项主研成果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在《地理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参与的项目和课题荣获各级奖励近20项……
育比教更长远 核心素养是关键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有的老师用嗓子教学,有的老师用脑子教学,有的老师用心灵(灵魂)教学。付申珍想做那个用心灵教学的人。
在她看来,好课是师生生命的共同融入,课堂是师生交流与智慧充分发展的场所。在教学中用心用情: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充满真情、激情、热情去教学。
而具体该怎么落到实处?她主张:第一,激发兴趣,以趣生情——根据学生们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一些以趣生情的氛围,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审美情趣进而陶冶情操,激发创造力而发展学生个性;第二,以导激思,以思激学——“给”永远只能给有限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源泉,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第三,激发情感,以情促行——教书育人,育比教更长远。她还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开展综合实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追求教学的生动、深刻、创新、美丽、长效。
以发展学科为重 在“研”字上下功夫
付申珍属于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即使是外出旅行,心里想的也是如何收集对教育教学有用的资源,用地理专业的眼光去阅读、研究、欣赏这个世界。
在采访中,她谈到,自从担任学校地理教研组长以来,与全体组员一起搞好教学常规,在“研”字上多下功夫,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磨课、课题研究和微讲座、综合实践成了他们喜欢的“必修课”。
为更快带动和促进本组、本市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高教学水平、研究与写作等能力,付申珍利用省级精品选修课程《地球的呼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专家工作室建设等契机,狠抓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研究。此外,她还主持主研多项课题,组织本组和其他学校的地理教师积极参与审美化地理教学等多项国家级子课题研究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环境教育策略研究”等省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如,多篇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构建了“基于‘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模式”,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奖”;在与教研组同仁共同指导下,多位教师荣获全国和省级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所带地理教研组荣获重庆市“最美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与的项目和课题荣获全国、省级多项奖励,其中,陈馨同学题为“致力于探究中学校园环境质量优化途径”的报告,荣获第二届“钱易环境奖”中学生奖……同时,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师生的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等均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逐步养成。
一步步的探索,又一步步的实践,付申珍无论是在自我发展还是在培育学生、培养青年教师的路途中都走得扎扎实实。她践行着核心素养的培养,用心用情,筑梦成长!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