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沙区>教育卫生>卫生健康>卫生健康概况
卫生健康概况
发布日期:2025-05-16
字体:【 默认 超大 |

沙坪坝区卫生健康事业底蕴深厚,在西南片区具有很强影响力,是全国有名的医疗卫生大区,是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国家卫生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地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等,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工作连续2年获市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连续3年获市级综合督查优秀,形成了“两领先两高地”的突出优势。

“两领先”:医疗实力领先。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58家、医院52家,集聚三级医院8家,其中既有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国内外知名、全国50强的顶尖综合医院,也有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样全国排名前20的顶级专科医院。在3家龙头医院的带领下,烧伤、肝胆、感染、呼吸、心血管等8个专科稳居全国前10,医疗水平长期处于全国前列,吸引了全国各地疑难病症患者前来就诊,全区年门诊量超1300万人次。健康产业领先。是重庆首批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集聚区,建成全国首个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全市首个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去年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7%,药品进口货值超2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近7成。

“两高地”:医学教育高地。拥有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医学领域高校4所,医学类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114个,其中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各类高等院校共有教师6000余人、医科在读学生5万人。医学人才高地。拥有生命健康领域两院院士6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集聚首席医学专家重庆英才等159人,其中生命健康领域的重庆英才占全市总量超70%,引育医学类中高级职称人才3600人、硕博士4400人,均居全市前列。

党的二十大以来,沙坪坝区依托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党建统领不断加强。深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各医疗机构党支部实现全覆盖,临床科室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任的比例达100%。上榜全国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1个,获评市级党建示范医院1个、清廉医院建设标杆案例1个,机关党建经验做法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交流推广。

软硬设施不断完善。医院建设提质增效,创成区属三级综合医院2家,投用区人民医院、陈家桥医院、区中医院等新院区,新增业务用房38万平方米,建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等13家,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居全市第1。医疗能力稳步提升,与驻区医院建立专科联盟56个,培育市级重点专科27个,孵化基层特色科室50个。

公卫保障不断提升。在全市率先组建医养结合、医育融合联盟,每千名常住人口托位数4.29个、床位数8.09张、执业医师数4.03人,均居全市前列,获评国家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3个,国家基本公卫服务绩效评价居中心城区第1。建设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建成市级中医名科8个,打造“沙磁中医荟”等特色中医药文化品牌。

改革发展不断深化。承接市级以上医改任务10项,15项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级优秀创新案例,“共享智慧中药房”“红岩家庭医生服务”获评全市深化医改10大典型案例。创新开展医疗领域行政许可跨部门联审联办,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许可事项“零跑腿”全程网办。加入成渝双城急救圈联盟,112项检查项目实现成渝互认。

就医感受不断改善。以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医院4家,建成区域放射、超声等5大远程诊疗中心,在全区实现“基层检查、区级诊断”,为患者节约费用超580万元。出台基层卫生服务21条惠民举措,延时门诊、周末接种开展率达100%14个案例入选国家“改善就医感受”创新实践、数量居全市第1

当前,沙坪坝区正紧扣市委赋予的“主阵地、示范区、排头兵、领头雁”战略定位和“新担当、新篇章、新作为”工作要求,以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新期盼为努力方向,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锚定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区、医药体制改革先行区、高品质健康服务试验区,以及西部医疗高地健康产业集聚地“三区两高地”发展定位,推进名院名科创甲、名医名家引育、服务惠民提标、中医药传承创新、数智健康增效、公共卫生提能、健康产业集聚、城市治理助医红岩医者铸魂等九项行动,力争把沙坪坝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区,在全市建设“西部医学中心”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