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千年文脉滋润、教育底蕴深厚,教育是全区最基本的特征、最显著的优势、最独特的气质。教育历史悠久,从汉朝文翁开办地方官学辐射巴渝大地,到抗战时期全国近八分之一的高校师生西迁沙坪坝,形成人文盛景“沙坪学灯”,教育成为沙坪坝历史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各类人才辈出,走出了以丁肇中、朱光亚、周光召为代表的经世之才,累计培养了“航天四老”2人、“两弹一星”元勋6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人、两院院士200多位。教育资源富集,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大区,有高校16所,重庆大学是扎根沙坪坝且近百年唯一未变动校名和校址的高校,陆军军医大学是“红色军医精神”传承者和“白求恩精神”发源地,聚集重庆一中、南开中学、树人小学等中小学123所。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区教育事业持续进步,连续3年获得市政府督查激励,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更加完善,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完成9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校一品”党建行动入选《中国教育报》学校党建创新案例,清廉学校建设获评市级优秀实践案例1个、标杆案例3个。思政课建设有序推进,“红岩大课堂”经验做法获教育部批示肯定。
服务发展质效提升。校地合作稳步推进,优化专班服务高校机制,积极帮助驻区高校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声景大数据等11项高校成果在区转化,孵化创新企业110余家。产教融合不断加强,建成职业院校国家级示范专业7个,中职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均超93%、“订单班”学生就业率达98.2%,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科教融合成效明显,创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示范校2所,建成市级科普基地8个,73名学生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和市长奖提名奖,获奖数量占全市近50%。
教育惠民持续深化。校点布局更加均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5所,新增学位近2.8万个,在全市率先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高于全市5.9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99.8%、高于全市3.9个百分点;高中毛入学率99.9%、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兜底保障更加有力,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动态清零”,适龄残疾学生入学率达10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就地入学。
教育改革示范领先。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公参民”改革平稳完成,获评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11项典型案例全国推广,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个、市级及以上表彰85项。评价改革深入推进,推动全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建设,立体构建学校内涵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工作经验获全市推广。数字教育全面重塑,创新推动“智慧型单元化学本教学”改革,建成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全市第1。
全面发展成果丰硕。职业教育亮点纷呈,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15年位列重庆代表团金牌榜和总分榜“双第一”,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2人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建成市级艺术特色学校14所,培养输送的丁欣怡、郭崎琪2名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夺得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首枚奥运金牌,获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经验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程,聚力打造“沙坪坝 老师好”教育品牌,以7000余名高素质教师队伍构筑重庆教育高地。师德建设稳步推进,构建基层师德涵养育人体系,获批全国师德涵养实验区。成长机制更加优化,大力推进“青蓝工程”,创建教师培训基地10个,实现教师培训和名师引领全覆盖。教师素质整体过硬,广大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守三尺讲台倾情奉献,涌现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小鸥、“全国优秀教师”熊鹰、“全国模范教师”张纲等教育名师名家24人。此外,还有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尖端人才115人,各类优秀骨干教师2500名,占比达25%、居全市第1。
当前,沙坪坝区正按照全区教育大会工作部署,锚定基础教育排头兵、创新人才贯通培养重镇、教育综合改革先锋、产学研融合发展范例、教育中外人文交流样板五个发展定位,推进红岩铸魂、扩容增位、全域优质、名师名家、尊师惠师、赋权提能、科教融合、数字赋能、沙磁护学等九项计划,全力建设成为思政引领强劲、人才集聚充分、科技支撑突出、民生保障坚实、社会协同高效、国际影响广泛的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区!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