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创新监管模式筑牢工贸行业安全屏障
来源: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 日期:2023-10-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沙坪坝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主线,积极探索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数字化监管新模式,以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工贸安全在线”应用,实现市级、区县、镇街、村社、企业五级贯通,推进安全监管关口前移,推动安全监管模式由传统治理向现代“智”治转变,助推基层安全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一、改革前的问题

当前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业底数不清。沙坪坝区现有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13853家,其中企业3672家、个体工商户10181家,呈现“基数大、分布散、流动快、基础差”的特点,监管部门难以实时掌握行业底数,导致企业数量不清、企业情况不明、安全隐患不明。二是监管机制不畅。工贸安全涉及消防、特种设备、电力、燃气安全等多个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和22个属地镇街信息共享不足、监管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全,导致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基层力量不足。镇街安监人员普遍只有23人,大多缺乏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专业知识,执法能力水平普遍较低,“人手不够、管不过来”造成传统监管模式难以承担庞大繁杂的监管工作任务。

二、改革举措

(一)构筑企业信息管理体系。一是信息自动归集。“工贸安全在线”应用通过自动提取企业工商注册、经济普查、国民经济分类等基础信息和能源使用、消防验收等行业风险信息,归集形成实时更新的企业信息数据库,监管部门可在线实时查看、下载企业信息,变手动填表为自动数据采集,大幅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效率。二是企业智能分类。运用大数据筛查比对和信息采集判定,按照企业所属行业门类、规模大小、风险类别以及风险高低等因素,自动化智能化对企业分级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合理确定检查频次,实现精准分级监管,避免重复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三是隐患提前预警。智能识别企业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并自动预警,及时提醒企业立即采取措施,指导企业快速消除违法行为,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同时降低法律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助推企业发展。

(二)建立安全合规检查机制。一是企业合规性自查。梳理解构97部国家强制标准,形成40套典型风险管控技术标准模型和64项重大事故隐患管控模型,自动生成检查方案、技术指导标准和检查内容,结合NFC近距离通信和物联传感技术,企业“照单全收”即可定人、定期、定点自查企业安全,实现数分钟内完成一台设备检查。二是政府合规性检查。97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掰细揉碎,植入475套监管执法应用模块生成智能执法模型库,现场执法任务自动派发、领取、提交、审核,基层执法人员现场“照方抓药”即可解决基层“查时怎么查”“查后怎么办”等问题,实现执法过程“信息可查、过程可溯、处置可视、执法可依”。三是问题闭环化整治全面归集政府安全检查数据、企业自主排查数据、群众投诉举报数据,线上督促企业单位严格按照问题整改目标、措施、时限、责任和资金“五落实”要求消除存在问题,实现问题线上交办督办、整改进展实时掌握、整改复查自动提醒的线上全过程全流程闭环监管。

(三)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一是安全风险自动识别在全覆盖摸排企业固有风险的基础上,点对点采集钢铁、深井铸造(铝加工)、粉尘涉爆等重点企业及“四涉一有限一使用”企业(粉尘涉爆、高温熔融、煤气(天然气)、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等重点业的固有风险信息,自动分析区域安全风险等级,自动生成风险研判报告,精准掌握安全风险分布。二是风险管控动态评估。围绕企业固有风险分析报告,自动划分风险等级,将高风险企业纳入政府重点检查对象库实施重点检查,对一般风险企业开展线上指导,减少现场检查频次。企业按照固有风险确定风险点位和风险等级,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对高风险工艺、环节分别明确公司级、部门级、岗位级三级责任人,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及管控周期,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三是管控情况实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情况,动态感知企业安全运行态势,变检查当日的“截面监管”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评估,实现“面动成体”的态势感知,创新监管角度,从源头消除事故风险,推动工贸安全监管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

三、改革成效

一是真正摸清了企业底数目前沙坪坝区已建成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一企一档”数据库,全面掌握辖区内1.3万余家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数据信息,其中包含特殊作业、高温熔融、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12大类4.5万余项风险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根据企业风险信息,分门别类制定检查方案、确定检查频次,既帮助基层执法人员清楚“查什么、怎么查”,又帮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掌握“管什么、怎么管”,做到安全监管有的放矢。

二是真正理顺了监管机制。横向融合发改、经信、商务、市场监管、统计、人社等部门数据监管职责,打破各自监管、重复监管、互相不管现状,构建纵向跨多层级的工贸行业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同时按照行业风险种类,进一步落实经信、商务的行业监管职能应急、消防、燃气电力、特种设备、环保等部门专项监管职能,实现部门协调配合、分类专项监管,进一步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

三是真正落实了主体责任。聚焦安全风险管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难题,255家工贸企业首批推行使用系统企业端,覆盖全区所有规上工业企业、高风险企业及30人以上小型企业,企业在线上报基本信息就可获得系统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安全技术指导表,推动企业从繁重的安全文书和监管手册中解放出来,使隐患可知、风险可控、管理可见、规律可循,极大提升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真正减轻了基层负担。该应用可自动对应法律标准、自动匹配违法行为,自动生成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技术指导清单,推动执法内容清单化,形成执法检查、问题查改、整改复查、行政处罚的规范化执法流程,将基层执法人员从信息整理、文书填写等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开展执法检查、维护辖区安全稳定等工作中去,推动基层监管效能大幅提升2022年,基层共开展执法检查16345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1893个,与2019年未推行应用相比,执法检查效率提升156.5%,问题查找能力提升254.1%

“工贸安全在线”应用于20206月建成使用并不断迭代升级,20231月开始向企业端延伸使用,20238月正式上线“渝快政”,20239月纳入“数字应急(综合应用)”,202310月入选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良好实践”案例。相关改革经验被《应急管理报》《新华财经》《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Copyright © www.cqsp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19004061号-1 联系我们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861号 网站标识码:5001060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12345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