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谭老师了,要是一直僵着,今天的活儿都得耽误!”“多亏有你调解,既没让我吃亏,也没伤了和气。”......近日,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某建材市场内发生一起货运车辆纠纷,双方因车窗玻璃及车膜赔偿问题争执不下。经金牌调解员谭晓玲现场调解,矛盾得以圆满化解,双方当事人对谭晓玲的专业调解表示连连感谢。
案情回顾:
当天下午,货运司机杨某在卸货时,不慎碰到彭某某货车的右前窗玻璃。彭某某认为玻璃出现损伤,要求赔偿400元;杨某却坚持玻璃完好无损。为验证真相,双方协商撕开车膜进行检查。
然而,当车膜被撕下后,玻璃证实完好无损时,新的矛盾又产生了——彭某某转向要求杨某赔偿被撕坏的车膜费用100元,杨某则认为不该由自己承担,双方再度陷入僵局,只得报警求助。
接到指令调动后,覃家岗街道梨园片区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的金牌调解员谭晓玲火速赶赴现场。“大家先冷静下,都是跑货运的,别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谭晓玲首先安抚住两人的情绪,并耐心听取双方陈述,仔细查看撕坏的车膜和完好的车窗玻璃,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一边说理,一边剖析人情事理,“从情理上说,杨师傅卸货时碰到车子是事实,虽然玻璃没坏,但车膜确实因为检查被撕坏了,彭师傅有损失;从责任来讲,彭师傅当初也同意撕膜检查,不能全让杨师傅担责。现在车子堵在这,耽误的是双方的时间,不如各让一步,尽快把问题解决了。”
很快双方态度明显缓和,最终达成一致:杨某自愿赔付80元作为车膜补偿,彭某某收到款项后立即放行,让其正常开展货运业务。
“这类纠纷看着小,但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市场的营商环境。”谭晓玲表示,层调解工作中既要厘清责任,也要兼顾人情,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才能真正化解矛盾。
这起高效化解的纠纷是覃家岗街道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日常工作的一个典型缩影。据了解,覃家岗街道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始终以“小事不出市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为核心目标,坚持把调解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充分彰显了基层调解工作的温度与效率,筑牢了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