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藿香正气液太及时了,最近天热跑活儿总担心中暑。”7 月 16 日下午,重棉公交站场网约车司机之家内,网约车驾驶员李健接过印有“安全出行”字样的蓝色礼包,指尖触到冰凉的矿泉水瓶,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当天,区交通运输委牵头的“护航新业态・温暖出行路”主题活动在此举行,这场集安全宣讲、诉求座谈、物资慰问于一体的活动,恰是沙坪坝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链条支持的生动注脚。
暖心服务送到手边
活动现场的长桌上,码放整齐的清凉礼包旁,摊开着几份特殊的 “教案”。区公安分局民警李警官翻动着暑期汛期事故案例图册,指着一张暴雨天追尾照片说:“雨天刹车距离会增加,遇到积水千万别强行通过。” 20余名网约车驾驶员专注倾听,有人掏出手机拍下 PPT上的防御性驾驶口诀,有人在笔记本上标注 “夜间会车提前减速”。
这样的服务早已渗透到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细节。在沙坪坝区 8319 辆货运车辆、7100台网约车构成的流动网络中,“东西双轴” 的服务矩阵已悄然成型。东部的重庆西站网约车司机之家、重棉站场红岩司机之家等4个阵地,与西部的红岩新驿服务站、传化港友好驿站遥相呼应,共同组成覆盖全域的“渝路同心・友好驿站”。
中午1点,微波炉里热着餐饭,饮水机旁的应急药箱随时待命,免费Wi-Fi连接着货主与司机,休息室的长椅成了奔波途中的短暂港湾。数据显示,这些站点日均服务司机超300人次,微波炉最高日使用87次。“以前累了只能蜷在驾驶室,现在喝口凉白开都觉得安心。” 货运司机老郭的话道出了群体心声。
权益托底更有奔头
“乘客说导航错了非要绕路,这种情况该怎么沟通?”主题活动的座谈环节,司机王师傅的提问得到了轨道支队三大队工作人员的细致回应。两个小时里,停车泊位不足、充电桩布局不均等8条建议被逐一记录,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联合城管、交巡警等部门对辖区临时停车位开展排查并逐步完善。”
这样的诉求响应机制已形成闭环。重棉网约车司机之家的实体意见箱每周开启2次,与 12345、12328热线无缝联动。上周四,司机陈师傅反映的充电桩故障,2 小时内便有维修人员到场,3 个工作日内彻底解决。这套“2小时响应、2个工作日联系、5个工作日回复、2个工作日回访”的“2252”机制,已化解120余起租车纠纷、运费拖欠问题。阳光抽佣机制让收入明细一目了然,“川渝通办” 服务省下往返奔波的时间,权益保障的 “防护网” 越织越密。
在重庆鹰旭物流的车库里,“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郭辉的照片格外醒目。从业16年来安全行驶300万公里零事故,创行业安全标杆。勇挑重担,在节假日及恶劣天气下高效完成紧急运输任务;坚持文明服务理念,赢得客户广泛好评;注重节能降耗,通过精细车辆维护年均为企业节省成本超10万元。多次获评“安全驾驶标兵”等称号。
如今,这样的成长轨迹已成为常态。20余场合规运营、安全驾驶培训惠及1000余名司机,从法规解读到技能提升,为职业发展铺路搭桥。在“渝路同心”党建引领下,全区道路货运党支部、网约车党支部11个,联合镇街纳管252名货车、网约车司机党员,他们立足“党员先锋岗”,将安全知识与政策红利散播到城市每个角落。
暮色中的重棉站场,司机之家亮起暖黄灯光。刚结束晚高峰的李健正加热妻子准备的晚餐,窗外的网约车身上,“安全出行”的贴纸在路灯下闪着微光。车轮滚滚向前,载着的不仅是乘客与货物,更有这座城市给予新就业群体的稳稳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