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政务新闻>动态新闻>沙区要闻
全国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暨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现场会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召开 全国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沙区共商促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5-17
字体:【 默认 超大 |

5月16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重庆市气象局、沙坪坝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暨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现场会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防灾减灾救灾、城市治理等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融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探索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持续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落实落细。

有关国家部委司局负责人,以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会。

会上,沙坪坝区、海南省应急管理厅、湖南慈利县、江苏响水县、辽宁葫芦岛市分别介绍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委以及国家气象中心,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等省市气象局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与工作汇报,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会议充分肯定了各地开展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成效,对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做了部署。会议强调,要准确把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深切认识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气象防灾减灾提出新要求,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为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带来新机遇,坚决筑牢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要打造智慧气象服务场景,推进城市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重塑;要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升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水平;要抢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机遇,推进城市气象服务数智化转型;要统筹推进智慧气象试点工作,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效能。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前往沙坪坝区气象局、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磁器口防汛现场、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重庆市气象局现场观摩了数字重庆建设和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气象支撑体系建设的做法,观摩了基层气象高质量发展“沙坪坝实践”。 

新闻链接:

近年来,重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数字重庆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气象部门充分利用重庆复杂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气象业务,以数字化赋能形成了11241为构架的重庆超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治理体系。其中,作为本次全国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暨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现场会的举办地,沙坪坝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特别是数字赋能探索尤为突出。

位于重庆沙坪坝区饮水村的沙坪坝气象站建立于1934年,竺可桢、涂长望、黄厦千等气象大家曾在此工作……2024年,沙坪坝气象站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首批“七十五年等级”气象站。作为目前重庆唯一的七十五年气象站,沙坪坝气象站是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气象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如今,它正朝着百年气象站迈进。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中心城区,区域内嘉陵江岸线18公里,长期面临汛期洪涝挑战。为有效应对防汛问题,在中国气象局、市气象局的精心指导和有力支持下,沙坪坝区紧扣市委赋予的“主阵地、示范区、排头兵、领头雁”战略定位,按照数字重庆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在高效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数据归集、完善感知体系、梳理核心业务、重塑运行机制,创新打造数字防汛决策指挥系统,构建起破解“何时涨、涨多高”,做实数据归集共享,实时汛情“一屏掌控”、解决“怎么报、如何传”,打造数字AI底座,预警信息“一键智达”、回答“淹哪里、怎么防”,建设数字孪生系统,转移避险“一图通览”、明确“谁来管、怎么撤”,提升应急实战能力,救援处置“一网统联”、落实“去哪住、怎么供”,重塑救灾工作流程,安置重建“一站服务”5大数字化解决方案体系,入选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优秀案例、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要素乘”典型案例,全面展现了数字化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赋能,也生动诠释了数字重庆建设是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的破题之道、实现路径。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全国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暨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现场会精神,积极融入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紧扣区域“四大定位”,围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数字防汛决策指挥系统为样本,持续完善中心城区易涝点预警联动、智慧森林防灭火等应用场景,加快打造地质灾害风险管控、高层消防等数字化综合场景,在重庆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中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