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政务新闻>动态新闻>沙区要闻
唐小平调研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工作时强调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 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发布日期:2023-12-08
字体:【 默认 超大 |

12月7日下午,区委书记唐小平调研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化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副区长凌健、黄可欣参加。

12月7日下午,在华宇城·生命科技园,区委书记唐小平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企业人才团队、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等情况。

在华宇城·生命科技园,唐小平走进园区展厅,听取园区基本情况介绍,深入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赛金生物医药、德方合十智能科技等企业,观看特色产品展示,详细了解企业人才团队、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等情况介绍。唐小平指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要用好辖区高校、医院、人才资源,瞄准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加快实现产业全链条发展。要加快完善交通、餐饮、娱乐、住宿、商业等各类生产生活配套,打造创业者、年轻人喜欢的未来社区和消费新场景,进一步增强对投资者、创业者的吸引力。

12月7日下午,在创客港·未来科技园,区委书记唐小平详细了解园区建设运营和企业入驻情况。

在创客港·未来科技园,唐小平详细了解园区建设运营和企业入驻情况,与声景大数据中心、博创知行公司负责人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创新成果比较优势、应用场景等,希望企业用好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全面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产品功能集成,更好地赋能群众美好生活。要以园区为平台载体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大力引育创意设计、翻译、配音、影视等产业,加快打造文化产业空间,丰富文化产品供给,释放文化消费活力。要连片打造“创客带”,结合打造“古镇十二巷”、发展“城市后巷”经济等重点工作,为企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配套支持。

唐小平调研中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坚持规划先行、招商先行、服务先行,务实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高标准做好产业规划,一切工作向“多打粮食”聚焦,牢固树立系统思维,打好工作“组合拳”,以产业化为导向,找准结合点、联结点和发力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深入实施“星耀沙磁”计划,配齐配强招商引资专业队伍,用好用足高校校友、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医院等各方作用,集中优势兵力,突出重点发力,拓宽来源渠道,精准捕捉信息,同步做好配套企业招引,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集群成势。要一切服务企业、一切聚焦企业,组建工作专班,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落实好“养鱼先养水”“养花先养土”理念,坚持打造卓越营商环境,认真研究解决企业找订单、降成本等各类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创新活力,提升转化效率。要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强化政策保障支撑,做好要素配比,全面系统梳理,建好用好“一个专班”“一个规划”“一支队伍”“一个政策”“一个基金”,资金使用更聚焦,“不撒胡椒面”,增强吸引力,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尽快产生“化学反应”。打造创新创业新磁场,围绕“青春之城”建设,积极开展高校创新创业大赛,更好把高校资源与政府政策匹配起来,强化场地、金融、居住等方面支持,真正把创业人才、创新成果牢牢吸附在沙坪坝、转化在沙坪坝。要以场景打造统领业态提升,按照“产城景融合”的要求,全面盘活各类闲置空间,积极引入年轻人喜欢的复合业态,把创业新场景、消费新场景、文化新场景结合起来,推动工作、生活、娱乐交融,真正让沙坪坝不仅能育人,更能留人、养人、成就人。

有关街道、区级部门负责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