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位于沙坪坝的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内,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马文生总会与公司研发团队一起商讨研发新产品;车间内,工人们加紧装配新型隔膜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源源不断的创新。公司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土壤’。”马文生说,借助沙坪坝所拥有的高校实验室,头脑里的设想得以变成现实的产品;沙坪坝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组建团队提供了便利;医疗和教育资源,则让自己和研发团队无后顾之忧……去年,他带领研发团队开发新产品35项,新增授权专利50项。
留住人、成就人,继而让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沙坪坝区借助区域内集聚了10万名科技工作者的人才优势,培育科研平台335个、高新技术企业220家、科技型企业2300余家,不断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呈现集群成势态势;数字经济、软件设计等战新产业逐渐兴起;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等优势服务业进一步壮大,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十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四成以上。
“人才三宝”实现“以人才引人才”
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成毕业于重庆大学,8年前,他将重庆浪尖渝力设在了沙坪坝。他说,其中确有感情因素,同时这里人才集聚、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对设计类企业来说是“福地”,“沙坪坝除了以情感动人才、以资源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能以事业留住人。”
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浪尖渝力在短短数年内建立了全国唯一一家工业设计专业的国家级孵化器,成为我市唯一一家以专业设计公司身份通过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的企业;构建了完整的工业设计上下游产业链;创建全市第一个以工业设计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创新生态集聚区——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且被写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
罗成将自己在沙坪坝的发展作为最鲜活案例,推荐德国Ergosign(埃格赛)用户体验设计公司、香港誉铭实业等5家设计类上下游企业落户该区;以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A区梨树湾项目为载体,引入“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重庆大学工业设计中心”等50余个项目落户。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沙坪坝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建立起“人才三宝”服务制度: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直接联系人才的“人才直通车”,提供金融支持、平台建设等的“人才加油站”,为人才提供居住、子女入学等的“人才暖宝宝”,实现“关爱一人到关爱一家,关爱一时到关爱一生”,全方位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目前,“人才三宝”已开通人才服务专属小程序,为人才所在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1亿余元,打造“五云菁英人才公寓”440套,为168名专家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协调人才子女入读优质学校200余人次。
通过贴心的服务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沙坪坝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4000余名,人才资源总量达40万人,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校友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平头、眼镜,衣着朴素——“90后”王乐祥的外貌符合人们对博士的传统印象。除了“重庆大学土木专业博士”身份以外,他还是有数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新知博士团”联合创始人,通过短视频为重庆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在沙坪坝区,我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最初,王乐祥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拍成短视频,以纠正一些关于去甲醛等的“伪科学”。没想到,视频上传后就有建筑环境设备企业找到他,希望他帮助企业研发产品并推广。
王乐祥看到了新的发展可能。他与几名同学发起“新知博士团”项目,依托互联网以科普“吸粉”,以转化变现,做大科普、科技成果服务两大核心业务。项目刚刚启动时,王乐祥也为场地、资金等发愁。在学校和有关部门帮助下,借助“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平台,项目就近入驻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并获得免费6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金融、税收、宣传推广等支持,实现白手起家。
依靠“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毗邻科研院所的优势,该团队建立人才库,吸引高校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在读博士、大中型企业技术和管理专家入库,以丰富短视频涉及的科技领域,有针对性地面向中小企业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新知博士团”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由最初的4人团队发展成为拥有30余名员工的企业,年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8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200万元,并在济南、郑州等地成立分运营中心,帮助重庆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转化成果6项。
“王乐祥是我们‘校友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的典型之一。”重庆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校地合作、发展“校友经济”,可不断增强城市创新活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沙坪坝高校院所林立,人才资源丰富、创新成果丰硕。如何激活这些资源为区域经济服务?该区以“企业主体、高校支撑、产业导向、市场牵引”,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立未来科技园、数字软件园、生命科技园、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新桥临床转化中心“三园两中心”作为激活校友资源的平台;成立生物医药、工业设计、专业服务、绿色智能建筑、物流供应链金融五大“创新产业(人才)联盟”,实现人才的主动集聚。
推动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势能”
重庆塔科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塔科智感”)以重庆大学朱涛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研发出分布式光纤监测分析系列设备,可检测130公里内、直径20米范围内的微米级形变,为储油罐、精密仪器等运行提供实时监测和预警。
由于成果精度高、实用性强,该公司不仅获得了5600万元的风险投资,科研成果还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塔科智感”去年5月成立,9月才正式运营,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1600万元。
“像这样通过人才带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热销产品的案例还有很多。”沙坪坝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组织200余名院士专家组建了“科技创新专家智库”,走进企业精准开展资源对接。目前,全区已培育赛力斯智能汽车、吉芯科技芯片制造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20家、科技型企业2300家。
如今,沙坪坝已形成先进制造业补链成群,打造以赛力斯汽车、西南药业等为龙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突出场景营造、业态创新,打造西部未来设计之都、西部消费新地标,实现传统产业加速提质升级、新兴产业持续茁壮成长,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