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政务新闻>动态新闻>沙区要闻
沙坪坝区全力以赴 跑出疫苗接种“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1-08-30
字体:【 默认 超大 |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际防控形势和国内防控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立全民免疫屏障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沙坪坝区卫健委通过设置新冠疫苗接种门诊、增设临时接种点、开设夜间接种服务、启用移动接种车等方式,跑出疫苗接种“加速度”。

截至2021年8月25日,沙坪坝全区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89.33万剂次。数据背后,是4000多沙区卫生人全力以赴的付出。

时刻待命“接苗人”

“每天都像开奖一样!不知道疫苗几点能来,运气好的话在工作时间到,但大多数是在中午和晚上到。”这是陈家桥医院新冠疫苗接种门诊组长刘忠英对“接苗人”工作状态的描述。“手机都是24小时不离身的,即使睡觉也要放在枕边,疫苗群里一有到苗通知,就要立即出发。”

图为刘忠英正在将疫苗扫码入库

众所周知,疫苗需要全程冷链运输、管理,存储每一道环节都非常严格。全区各接种点使用的新冠疫苗都是由沙坪坝区疾控中心统一配发,刘忠英几乎每天奔忙在“接苗”的路上。看着硕大的疫苗转运箱,同事们好奇地问她是怎么搬回来的,她乐呵呵地答道:“我自己拖的,瞧!我这肌肉都练出来了。”疫苗接回门诊后,还有登记、扫码、入库、分配、填报信息、资料留档等一系列工作,全部完成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这一切几乎都在休息时间进行。乐天派的她,从来不说“接苗”工作的辛苦,而这仅仅是她的一小部分工作。

兢兢业业“护苗人”

图为周仁灵正在检查冷链库

凌晨两点,“滴滴滴……”手机短信铃声将渝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副科长周仁灵从睡梦中惊醒。“遭了,1号冰箱温度异常,快送我去医院”,她急忙叫醒身旁的丈夫。到了医院,她跟丈夫扔下一句:“不等我了,你回去吧!”就冲向了冷链室。那里面可存放着明天接种用的疫苗啊!打开冷链室,排查一切可能影响报警冰箱温度的因素,转移疫苗到温度正常的冰箱做好标记,更换温度计再次观察报警冰箱的温度,观察冷冻室冰排情况,检查冰箱门有无问题,冰箱内室有无结冰,排水孔有无堵塞,通风换气扇是否正常运转,查看白天温度记录情况……半小时一次检测记录,重复再重复……终于冰箱温度恢复正常!时间已经来到凌晨五点,她终于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稍作休息,新的一天工作又将开始……

眼疾手快“育苗人”

图为刘双正在为群众进行接种登记

“育苗通注册了吗?”“你今天打第几针?”“用大拇指按指纹……”“别担心,接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都是灭活疫苗,可以混打。”在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疫苗接种登记台,护士长刘双不停地重复着问询和解释,手指不停地敲打着键盘和鼠标。她的声音有些沙哑,整个上午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她说:“没有时间喝水,也刻意少喝,去趟厕所的时间可以接种好几人了,大热天尽量减少大家排队的时间。”8月1日,辖区12-17岁青少年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前一天有许多准备工作需要完成,而这天正好是刘双儿子的5岁生日。“答应儿子陪他出去玩半天,最后我失约了。”刘双告诉儿子,妈妈是为了尽快建立免疫屏障,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

温柔细致“打针人”

图为潘玉灵正在为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请按指纹确认信息”、“露出左上臂”、“24小时内不要洗澡、不要喝酒”、“留观30分钟”……扫码、核对信息、消毒、注射、按压棉棒……在每一个新冠疫苗接种台,这样的话语和动作,每天要重复数百次。看似简单机械的工作,不仅是对技术和耐心的考验,更是对体力和毅力的双重挑战,一天下来,嗓子哑了,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护士潘玉灵,是沙坪坝区数百名新冠疫苗接种护士中的一员。为保证高效完成任务,她主动放弃休息,任务最重的时候连续工作了15天,五个月来仅休息13天。为了节省穿脱隔离衣耗费的时间,工作时她几乎不喝水,尽量避免上卫生间。中午也是匆匆扒几口饭,短暂休息一下,便又重新投入工作。接种工作结束后,她还要和同事们一起完成当日接种数据统计,将疫苗包装与接种数据核对无误,做好医疗垃圾处理和消毒后才能下班。面对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工作,她没有怨言:“只要疫苗清零,我们的付出就值得!”

接种保障“护卫军”

接种疫苗后,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因此,接种者注射疫苗后需留观半个小时,没有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为了更好地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沙坪坝区卫健委专门组建了一支由二级医院中高级职称医师组成的医疗保障队伍,统一调度指挥,在各接种点开展工作。这支队伍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娴熟的急救技能,并经过严格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置培训,为全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保驾护航。

图为丁应勇正在为接种群众做评估

沙坪坝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新冠疫苗医疗救治组专家丁应勇,就是队伍中的一员。“最近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吗?”“注意24小时内不要洗澡,7天内不要饮酒,不要吃海鲜……大家如果感觉到身体有不适,一定要及时跟我说……”这样的话丁应勇每天要重复几百遍。发现留观人员有异样表现,他就会立即上前仔细询问,认真研判,对症处理。他说:“我们是疫苗接种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把好。”

十项全能“总管家”

图为袁林正在巡视接种留观区

“请戴好口罩,有序排队……”早上9时许,在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种门诊的取号等待区,接种门诊负责人47岁的袁林正忙着引导前来接种疫苗的人流。自3月份接种门诊开诊以来,她每天7点准时到岗,常常工作到晚上9点才下班,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天回到家,躺到床上就不想动了。”袁林说,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高效完成接种,这点辛苦不算什么。由于任务量大,工作人员少,她一人身兼数职,从外部联络到内部协调,从咨询接待到医疗保障,哪里需要她就在哪里。每天接种完成,她总是等最后一个接种者离开,把场地清理干净,物资设备整理完毕后才下班。除了院内接种工作,她还要协调完成医院对外联系的临时接种点和大学校园的接种任务,面对各种复杂、艰难的接种环境场景布置、各种复杂的沟通协调,她都想尽办法解决好,保证每一场院外接种任务顺利完成。

为筑牢全区人民的免疫屏障,全体卫生人正在全力以赴,也希望屏幕前的每一个你,都来贡献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