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有一位刚刚获评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税务干部,名叫杨霞。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生活中,她乐善好施、扶困助学。12年光阴里,她为17个贫困女孩铺平求学之路,帮女孩们用知识改变命运,还带着身边的朋友同事一起献爱心、做公益,资助贫困学生,被许多孩子亲切地称为“杨妈妈”。她和孩子们的故事感动了山城。
爱心萌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1978年,杨霞出生在四川达州一个大山脚下的贫困家庭。14岁时,母亲去世,父亲进城务工,留她独自在老家生活。初中毕业后,杨霞渴望继续读书,却因生活拮据面临失学。当时和她要好的6位同学在关键时刻伸出了援手,每人出25元,凑齐了杨霞高中第一学期的学费。为了帮助杨霞,同学们轮流带她到自己家住,农忙时和她一起干活。同学们的温暖相助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也让她在日后持续帮助更多的人。
1997年,心怀感激的杨霞奋发图强,考入原天津武警医学院护理队。2000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重庆武警总队医院工作。2007年,杨霞从部队转业进入税务部门,成为了一名税务人。一路走来,不论是作为军人、护士还是税务人,杨霞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2002年,曾支持杨霞上学的一位好朋友感染了肺结核。杨霞不顾传染风险,将她接到自己家中照顾,还用每月800元的工资为她四处求医。后来,朋友病情稳定回到自己家中后,杨霞仍每月给她寄药。当时,杨霞的父亲也罹患癌症,家里经济压力巨大,但寄药这件事她从未中断。2006年,朋友因病情恶化去世,杨霞伤心了许久。尽管已用尽全力,她仍觉得自己为朋友做的不够。从此,她走上了公益之路,决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结缘凉山:5个彝族女孩的“杨妈妈”
在杨霞资助过的孩子中,凉山的5个彝族女孩让她印象深刻。
2017年,杨霞通过爱心人士了解到凉山有5个彝族女孩需要资助,她们渴望继续读书,但家庭条件困难。杨霞开始资助女孩们上学,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费,她总会按月及时汇上。如果谁家里有特殊情况需要帮助,她还会额外汇款。遇到孩子们开学,她也会寄去新衣服、新鞋子。这些年来,她对这几个孩子就像亲生女儿一样,能帮的、能做的都给了她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单纯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杨霞还定期了解女孩们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教会她们人生道理,培养她们独立自强的品性。
2020年夏天,被资助的小英初中毕业、小媛高中毕业,两人对是否继续学业很是犹豫。一边是对美好校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一边是家中需要照顾的弟弟妹妹,但她们都不甘心就这样离开课堂,于是不约而同地给杨霞写信。
杨霞看完信很是心疼,想到小英和小媛面临的困境,她立马给两个孩子回信:“只要你们还想读书,我一定会全力资助你们。知识改变命运,你们还有大好的青春!”就这样,杨霞全力以赴的支持和用心用情的鼓励,让两位女孩坚定了继续读书的想法。如今,小英正在备战高考,小媛也即将走出大学校门。
“杨妈妈,没有你,我不会继续读书;没有你,我不会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今年3月底,在“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现场,杨霞最早资助的凉山女孩小媛代表孩子们来到现场,一字一句地念着写给杨霞的信。舞台中央,眼含热泪的杨霞紧紧拥抱着女孩。这一幕,也让不少现场观众潸然泪下。
聚光成束:点点“微光”汇聚爱的力量
早在12年前,杨霞就走上了扶困助学之路。在帮扶凉山彝族女孩之前,杨霞已资助彭水县“窝棚小孩”琳琳整整6年。
2011年6月,杨霞收到贫困女孩琳琳的求助信息。初步了解情况后,她立即动身前往女孩家中。看到6岁的琳琳和65岁的奶奶住在不足6平方米的油毡布棚内,杨霞落泪了。考虑到个人能力有限,杨霞向所在党支部报告了情况,请求支援。最终,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鱼嘴税务所党支部和龙兴税务所党支部决定长期资助琳琳。
此后,杨霞开始用实际行动带着更多人加入爱心活动。2018年,杨霞号召身边的朋友组成“妈妈团”。6年来,他们已为多所乡村学校捐书6000余本,还共同资助了一些贫困学生。
去年12月,杨霞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为学生璐舒爱心捐款的倡议书和情况说明,璐舒的父母因车祸不幸离世,留下她和妹妹两人。听到消息后,杨霞带着“妈妈团”成员投入到新一轮帮困助学中。短短两天,姐妹俩有了29位“重庆妈妈”。如今,璐舒正在安心备战今年六月的高考,妹妹也上小学了。
前不久获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让“爱心妈妈”杨霞站在了聚光灯下。她说:“站在聚光灯下的虽然是我,但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把爱与善良播撒在祖国大地的‘妈妈们’,也属于我们税务系统这个温暖大家庭中的每一员。很幸运,我身后有税务‘娘家人’这一坚强后盾,这份荣誉的背后也映照着税务人的共同努力。”
对杨霞而言,成绩只代表过去,她和孩子们的故事仍未完待续。她坚信:“爱,会持续传递下去。”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