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肢体残疾人陈康杰家里传来好消息——重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同意他入学了。这个消息让沙坪坝区残联有关负责同志长舒了一口气“历经5个月,终于解决了!”
今年6月初,陈家桥街道残联负责残疾人工作的同志接到求助电话:“您好,请问是残联吗?我是陈康杰的爸爸,现在孩子即将小学毕业,入学问题遇到困难,想请求政府帮助我们......”在获悉相关情况后,负责残疾人工作的同志立即向区残联相关领导汇报情况。区残联接到诉求后,立即与市残联、区教委等相关部门展开协调、沟通等工作。
陈康杰系肢体四级残疾儿童,家住陈家桥街道,今年从大学城盛德沙坪坝小学六年级毕业升初中。因户籍对口中学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离家大约有3公里,无论是步行还是乘公交车上学,对于肢体残疾的孩子来说都存在很大困难,家人希望他能在离家较近的重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
区残联在联系过程中了解到,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是在沙坪坝辖区内离陈康杰家最近的一所中学,而更近的重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属于高新区,按照户籍地入学的政策,沙坪坝区教委没有办法满足其诉求。
为实现残疾儿童陈康杰的入学愿望,区残联一方面认真做好儿童及家长心理疏导,一方面积极向市残联报告,寻求市级部门支持,并加强与高新区残联联系对接。最终形成了保留沙区学籍,以借读形式入学的方案,解决了陈康杰的入学问题。
10月13日,区残联牵头召集区教委、陈家桥街道、大学城第三中学等相关部门领导一行人,走访慰问陈康杰家庭,了解孩子身体和生活情况,讲解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相关政策,并送去生活物资以及慰问金;大学城第三中学还为他送去适学教材,帮助孩子尽快开展学习。
区残联通过充分发挥牵头职能,跨区域、多部门联动,及时解决肢体残疾学生陈康杰的就学难题,体现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将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记者 陈思华 通讯员 郭雪梅)
决策草案
意见征集情况
草案解读
决策文件
政策解读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