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沙坪坝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5-17
字体:【 默认 超大 |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沙坪坝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

2023年5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渝府发〔2023〕8号),引导全区各级各部门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干出新业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沙坪坝,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增强历史担当、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目标,按照市委关于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的决策部署,奋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聚力形成更多具有沙坪坝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阵地,争当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示范区,争当创新驱动的排头兵、内陆开放的领头雁,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内陆改革开放大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大局、促进共同富裕大局。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阵地行动

充分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主战场、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等独特优势,紧扣“四个示范区”建设、突出“四个重大”、对接重庆市行动方案,推动城市能级、基础设施能级、产业能级大幅跃升。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成为直辖市中心城区辐射力影响力的重要支撑、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板块、现代化国际都市的重要窗口。

1.推进重点功能板块迭代升级

塑造城市新名片。聚焦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门户枢纽、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做好持续优化、彰显特色、放大优势三篇文章,全面铺开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井双新城建设“两大作业面”,高起点高标准打造青凤科创城、国际物流城、井双嘉陵湾等城市功能名片,迭代升级西部(重庆)科学城沙坪坝片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整合打造“一带一路”枢纽经济产业园,形成空间集中连片、统筹协同的成渝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加快集聚国际人才、全球资本等高端要素,打造联通全球、辐射内陆的高端要素集聚地。(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部门:沙兴集团公司、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工投公司等)

打造城市新地标。坚持规划、生态、基础、景观、配套“五个先行”,强力推进磁器口古镇十二巷、1491未来设计创意中心等10大重点工程,以大视野、大格局打造五云湖城市中心、嘉陵湾区等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进一步优化交通设施、生态环境、城市功能、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把特色转化为优势,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实现差异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责任部门: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卫生健康委、磁器口古镇管委会、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等)

2.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积极融入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铁路干线、城际、市域、轨道交通“四铁”融合,积极推动成渝中线、渝西、渝昆等高铁建设,加快轨道7号线、15号线、17号线、27号线建设,建成重庆西站TOD一期、成渝中线科学城站TOD项目。(牵头部门: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责任部门:西站管委会、区征地事务中心、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国际物流枢纽公司等)

构筑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网。加快推动科学城隧道、西永隧道、大竹林大桥、东西沿山路、渝蓉高速内延伸线、内环沙坪坝段拓宽改造项目等大通道项目建设,适时开展国际物流枢纽园与重庆新机场货运通道、重庆果园港区等通道建设,畅通沙磁、井双、上新片区等主次支道路,打通连接东西两城及周边区域的堵点。(牵头部门: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部门:区征地事务中心、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城投公司、国际物流枢纽公司、旭辰集团公司等)

3.推动成渝地区联动联建

推动联动联建走深走实。深化实施与成都武侯区、青白江区等市县40项合作事项,携手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联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等共建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开展好中国高校(成渝)校友经济高峰论坛等活动,联合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中电科芯片研究院筹建重庆量子科学研究院,申报、筹建成渝联合实验室,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资源、城市服务功能等互联互通。着力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落实“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发展机制,持续推动与奉节县对口协同发展。(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责任部门: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局、区商务委、区物流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等)

4.助推成渝地区双循环联通

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市场和现代流通体系,深入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全链条提升质量、品牌、标准建设和市场主体竞争力,全面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责任部门:区交通局、区商务委、区物流办、区市场监管局等)

深化国内国际经贸合作。充分发挥跨境联运大动脉起点作用,积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产业协作,积极为企业拓展业务提供应用场景,支持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建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牵头部门:区商务委,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交通局、区工商联、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工投公司等)

(二)争当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耕细作、做优存量,别开生面、做大增量,着力在全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发挥牵引作用。到2027年,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400亿元、年均增长6%,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5%、50%,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亿元。

5.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1)围绕主导产业实施“北斗星”计划

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链主+优质配套”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推动重点项目达产放量,建成投产拓普、文灿等配套项目,瞄准轻量化车身及零部件、智能座舱、汽车电子等“左右将军”细分赛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整车龙头+零部件配套”产业矩阵。(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工投公司等)

推动生命健康产业聚集成势。搭建专业化平台,加快要素集聚,推动辖区医学、医药、医疗优势资源变现,促进临床医学成果加快转化,打造重庆市生命健康产业“第四极”。推动西南药业向细分优势领域扩能升级,发挥阿斯利康、罗氏诊断等医药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建成国药·中医药健康生态产业园等项目,加速形成产业集聚、特色凸显、功能完备、场景融合的优势产业集群生态。(牵头部门: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等)

(2)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启明星”计划

培育升级新兴产业。依托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制造等特色产业,积极布局电子纸、光电器件、生物制造、AI医疗等高成长性未来产业。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就地变现,推动水泵厂、旺成科技等扩能升级,建成奥普提环境设备研发制造中心、吉芯科技高性能数据转换器研发基地、激光能装置研发生产基地。(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工投公司等)

加大梯度培育力度。培育更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双倍增”,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鼓励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深入实施数字中国行动,落实“双碳”计划,推动汽摩、装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支持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扩能升级,帮助优质企业加快入园,提升园区投入产出强度。(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工投公司等)

(3)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满天星”计划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培育发展汽车软件、信创软件、软件人才培训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中全区人才、资金、项目资源,与数字化变革、与新场景应用相结合,统筹完善场景应用招引新机制,推动优质项目向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大学城宣教中心、首创芯汇中心、拾光格数字软件园、创客港未来科技园等楼宇集聚。(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区科技局、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工投公司等)

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坚持“未来设计、设计未来”,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专业优势,提档升级重庆大学设计创业产业园、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先锋智慧创新产业园,全力打造1491未来设计创意中心,加快形成工业设计、城市设计、乡村设计、创意设计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西部未来设计之都。(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区科技局、工投公司、旭辰集团公司等)

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实施“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加快国有企业“智改数转”步伐。分行业制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5G网络实现城镇和重点场景全覆盖。(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工投公司等)

6.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全面促进消费提质扩容,落实“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美丽经济、夜间经济等业态,持续提升三峡广场商圈消费体验,加快重庆文旅城提档升级,引导佛罗伦萨小镇高端化发展,高标准建设重庆西站TOD、五云湖城市中心、科学城站TOD等消费新空间。加快培育数字消费“住业游乐购”全场景,推动智慧商圈建设。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牵头部门:区商务委,责任部门:三峡商圈管委会、西站管委会、国际物流枢纽公司等)

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深化文旅融合,推动红色游、古镇游、乡村游、都市游全域融合、深度融合,推进歌乐山·磁器口国家5A级景区创建,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着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动漫、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联动合作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品牌、中国西部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品牌、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品牌,联动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共同开发贯通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牵头部门:区文化旅游委,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委、区体育局、磁器口古镇管委会、各镇街等)

7.打造卓越营商环境

提升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和“渝快政”协同办公平台,深化“一窗综办”改革,为全市打造“全渝通办”政务服务品牌提供支撑。实施“减证便民”行动,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扩面,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最大程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办,责任部门: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等)

提升法治环境。强化“互联网+监管”,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推进市、区、镇(街)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建设“全渝数智法院”,提高涉企案件办理质量效率。(牵头部门:区司法局,责任部门:区法院、区市场监管局等)

提升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司法重整府院联动机制,提高市场重组、出清质量和效率。深化商事登记、工程项目审批、投融资机制等改革,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行政审批便利度。对标国际经贸规则,高质量落实RCEP行动计划,促进开放资源加速变现。(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责任部门:区法院、区商务委、区政务服务办、区市场监管局等)

提升创新环境。落实企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支持“一企一技术”建立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多元化合作。创建一批“双创”基地项目,培育一批“双创”项目,完善创业导师制度,推行租息减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牵头部门:区科技局,责任部门:区人力社保局、区国资委等)

提升要素保障环境。完善能源保供长效机制,加快建设水电气讯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区域金融服务保障能力。(牵头部门:区助企解困办(区营商办),责任部门: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金融办)等)

8.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推动国企做大做强做优。优化国企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激励企业人员干事创业活力。(牵头部门:区国资委,责任部门: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等)

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多渠道盘活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益。聚焦重点领域资产资源改造转型,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率。(牵头部门:区国资委,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等)

大力提升国资监管水平。深化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优化完善监督检查、整改反馈与考核评价闭环机制,加大债务融资、金融业务、对外投资等监管和风险排查力度,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建设国资大数据监管平台,打造“国资监管大脑”。(牵头部门:区国资委,责任部门: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等)

9.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严格执行产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全面保护、平等保护、严格保护和及时保护。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责任部门:区司法局等)

实施民营企业“龙头引领”行动。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民营企业“育种”“扶苗”“强树”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民营企业。创造特色民营企业品牌,打造一支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的“红岩沙商”队伍,培育一批知名民营企业家。(牵头部门:区工商联,责任部门:区助企解困办(区营商办)等)

大力培育创新型民营企业。高位嫁接校政企创新资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数量进入全市第一阵营。支持民营企业推动数字变革、绿色低碳发展。(牵头部门:区委科技局,责任部门:区经济信息委等)

建立民营企业全周期全方位赋能机制。加强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做深金融服务港湾等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持续深化“一企一专班”服务,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营造民营企业敢干、敢闯、敢投的良好环境。探索建立民营企业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加强民营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牵头部门:区助企解困办(区营商办),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等)

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政企面对面、政企直通车、亲清恳谈会,营造亲商尊商、稳商安商氛围。鼓励民营企业助力共同富裕、助力稳就业促增收,增强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贡献度。(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责任部门:区助企解困办(区营商办)等)

(三)争当高品质生活示范区行动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推进全域空间优化、全域品质提升、全域产业升级、全域城乡融合,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到2027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8%,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高于50万元的村占比达到80%,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1.75∶1,每年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控制在5.5%以下,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主要健康指标进入全市前列,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显著增强。

10.厚植人文底蕴

深化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深入实施红岩先锋工程,持续擦亮红岩志愿者品牌,开展新风引领、银龄守护、爱心护苗、邻里守望、乡风润泽五项行动,塑造以红岩精神为核心的城市精神,让红岩精神成为沙坪坝区最鲜亮的底色。(牵头部门:区委宣传部,责任部门:团区委、各镇街等)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新升级《重庆·1949》,打造《歌乐忠魂》沉浸式实景演艺剧目。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发展,打造更多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做靓“黄葛树下龙门阵”等文化品牌。(牵头部门:区文化旅游委)

加强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系统梳理辖区巴渝文化、统战文化、沙磁文化、教育文化等地域文化遗存,加强歌乐山、豫丰里抗战遗址建筑群保护利用,完成冯玉祥故居修缮工作,建设沙坪坝教育博物馆等主题博物馆,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让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牵头部门:区文化旅游委,责任部门: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城投公司等)

11.提升城市品质

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对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规划建设,高起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市功能服务,高水平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开展国际物流城、井双片区提升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统筹建设时序,优化形成东西双城、功能完善、江山辉映、山水可亲的城市空间格局。(牵头部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国际物流枢纽公司、旭辰集团公司等)

精细化更新东部老城。挖掘新空间、营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注入新元素、展示新形象,下大力气治堵、治乱、治危、补短,扎实推进“四周四沿”整治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和CD级危房改造,精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风景”。(牵头部门: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责任部门:磁器口古镇管委会、旭辰集团公司等)

高品质建设西部新城。重点优化“一廊两心三组团”空间布局,加快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科学城枢纽站、“五云湖”城市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聚力打造生态之城、开放之城、品质之城,真正建设一座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化城市。(牵头部门: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责任部门: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征地事务中心、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

12.打造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抓好粮食储备和流通,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稳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增强低收入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镇街等)

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着力打造中梁-歌乐智慧田园产业示范带、缙云山麓文创研学产业示范带。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研学体验为统领,建立校园乡村结对机制,大力发展赏花采摘、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现代都市农业,积极培育特色高效农业。做强农业经营主体和品牌,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行以工代赈,统筹抓好就业创业、支农惠农、帮扶协作。(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委,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人力社保局、区文化旅游委、各镇街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坚持“一村一策”“多规合一”,严格落实村容村貌提升导则,精心雕琢场景。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鼓励群众投工投劳,一体推进路、水、电、通讯、物流“五网”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全域文明创建行动计划,促进乡村和谐善治,厚植乡村文明新风,完善基层治理平台,坚持“积分制”,办好“乡村讲习所”,建强网格员、平安员、志愿者等工作队伍。(牵头部门:区农业农村委,责任部门:区经济信息委、区交通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镇街等)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探索实施“强镇带村”重点工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农村改革系统集成,建立“三农”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长效机制,全覆盖铺开“三变”改革,深化“三社”融合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推动资源要素下乡,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血脉”。(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委、各镇街等)

13.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落实见效,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生态治理格局。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五水共治”,补齐排水管网等设施短板,建成沙田污水处理厂,扩建西永、土主污水处理厂。加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物处置和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推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牵头部门:区生态环境局)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生态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深化实施河长制,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建好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实施“两江四岸”嘉陵江贯通工程,推动清水溪水质持续改善,严格入江排污许可准入。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四山”综合治理。落实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和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牵头部门:区生态环境局,责任部门: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

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持续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效。推动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节能降碳新技术、污染防治新方法、新型环保材料、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牵头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

14.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产业带就业、创业带就业,完善用工“蓄水池”,提升“沙磁智能就业”平台,实施“渝创渝新·荟萃金沙”工程,帮助大学生就地圆梦、退役军人“赋能启航”、农民工等群体灵活就业。积极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动更多群体跨进中等收入群体行列,推动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长,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牵头部门:区人力社保局,责任部门:区教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总工会、团区委等)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实施社保扩面提质专项行动,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做好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兜底保障,完善“主动发现”社会救助机制,打造“沙慈公益”品牌。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建立多层次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居民住有所居、住能安居。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发展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提升“一老一小”优质服务水平。办好“百姓赛场”,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区。(牵头部门:区人力社保局,责任部门:区民政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体育局、区医保局、区妇联、区残联等)

高水平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建设,持续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深化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优质学校集群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支持重庆大学等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加快构建数字教育资源体系,高标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牵头部门:区教委)

实施健康中国沙坪坝行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完成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迁扩建,加快陈家桥医院改扩建,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挥军地、校地共建优势,加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结果互认等方面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医联体,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牵头部门:区卫健委,责任部门:旭辰集团公司等)

(四)争当高效能治理示范区行动

以数字化驱动城市治理模式变革、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治理能力升级,全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加快实现由“治理体系”到“体系治理”转变。到2027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抓早抓小的矛盾风险防范化解体系、立体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事前防范前端控制的公共安全体系、网上网下一体化的网络治理体系,实现本质安全、基础平安。

15.构建整体智治全新格局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推进数字化应用。构建多跨协同工作机制,加快打通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系统推动各领域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建好区级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接入全市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平台。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聚焦城市安全、交通出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快“智慧+”场景应用。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机制,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区委网信办、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卫健委、区应急局、区政务服务办等)

16.构建体系治理全新格局

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统领,建设沙坪坝区社会治理应用系统,以数字化推进工作整合、资源聚合、力量融合,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一网运行”,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确保问题能看见、信息能触发、处置能见底,实现由“治理体系”到“体系治理”。(牵头部门: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责任部门:各镇街等)

17.构建共建共享全新格局

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红岩物业”“和顺茶馆”“特钢贤人”等基层治理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运行管理,全面排查整治城市抗震、地灾、防火、防洪、排涝等安全隐患,着力解决违法建筑、河道污染等难题顽症,推动城市供排水、供气、通讯、防洪设施等生命线工程系统性升级。(牵头部门:区委政法委,责任部门:区委组织部、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应急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等)

(五)争当创新驱动排头兵行动

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全力推动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提质、创新生态优化四大工程,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到2027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1%,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实现营收超过150亿元,新增创新空间280万平方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创新型企业超过30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科技综合实力处于中西部前列,成为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18.提质拓展创新平台

务实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充分激活高等院校众多、人才资源富集等创新要素优势,推动高校创新成果、市场主体、金融支持等各类要素产生“化学反应”,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数字软件、创意设计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化“五个一”转化机制,坚持“一园区一特色”,高质量打造“3+N”转化平台,建设华宇城生命科技园、拾光格数字软件园、创客港未来科技园,一体推进黄金湾智谷、器官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就地集聚转化。(牵头部门:区科技局,责任部门: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工投公司等)

19.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推动创新资源向市场主体集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更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牵头部门: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各镇街、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工投公司等)

20.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迭代升级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养鱼先养水、养花先养土”,加快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打造创新型科技园区,构建全域协同创新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构建“政产学研用介金”七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高位嫁接创新要素资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支撑、以产业为导向、以市场为牵引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和支持全面创新的要素保障体系。健全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高质量运行种子基金。(牵头部门:区科技局,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金融办)等)

全面提升人才集聚能级。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聚焦“转化变现”“多打粮食”,坚持以用为本、为我所用,大力实施“沙磁菁英”“校友归巢”“青春筑梦”“人才三宝”计划,建好“人才加油站”、用好“人才暖宝宝”、开通“人才直通车”,畅通引进人才渠道,用好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优势资源,加快集聚一批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后备人才。深化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利用高校聚集优势,紧盯十万毕业生群体,发布创新创业机会清单,推动就地就业创业,更好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让青年与城市相互赋能共同成长,打造万千青年向往的“青春之城”。(牵头部门: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责任部门:区科技局、区人力社保局等)

(六)争当内陆开放领头雁行动

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更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建设陆港型枢纽经济示范区、“一带一路”枢纽经济产业园。到202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货运量、货运值实现倍增,全区进出口总额突破48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在中心城区前列,建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通道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中心、面向东盟要素集散中心和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一枢纽三中心”。

21.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打造更高效率开放通道。大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密国际班列频次,推动通道向南亚、西亚延伸,促进“一条路”向“一张网”转变;搭建“一站式”公共订舱平台,建立集装箱共享调拨机制;加快11条外联通道建设,畅通集疏运“最后一公里”。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提升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联运水平提升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功能平台的集散运输能力,促进铁公水空“四式联运”融合发展,四向通道班列开行量8000列、货运量60万标箱、货值1600亿元,持续保持全市第一。(牵头部门: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责任部门:区交通局、区物流办等)

22.构筑更高能级开放平台

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平台。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务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与中国物流集团合作,加快设立物流交易中心,建设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拓展贸易结算、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建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设立重庆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打造整车及零部件等6类分拨中心,增设10个海外仓,加快投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迭代升级智慧铁路口岸,申报进境粮食、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完善首次药品进口口岸功能,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货物中转率达到50%。(牵头部门: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责任部门:区物流办等)

23.发展更高质量开放经济

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创新通道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平台经济、链主经济发展模式,建设通道产业走廊。加大海外招商力度,成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重要承载区,引进东盟企业160家以上、国际化链主企业5家以上、5A级物流企业20家以上,与东盟国家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00亿元。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建设东盟贸易产业园,扩大原材料进口规模,做大跨境电商等服务贸易。布局先进制造业物流枢纽经济区,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促进青凤科创城与国际物流城融合发展,全区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000亿元。(牵头部门: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物流办等)

24.营造更高水平开放生态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陆上贸易规则探索,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应用范围,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快通”模式常态化运行,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国际铁路运输标准,通道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比在50%以上。深化国际交往。加强与RCEP成员国家合作,举办东盟产品国际博览会、东盟经贸合作论坛。提升开放形象。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全力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论坛、省级联席会议永久会址。提升国际物流城品质,提升“开放之路”国际化形象,建成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首开区示范段。(牵头部门: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政府外办、区物流办等)

三、组织保障

25.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抓“一号工程”,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工作体系,建立台账、挂图作战、闭环管理,与四川有关地区强化横向对接,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26.强化问效考评。建立本行动方案工作台账,健全“任务—分办—落实—跟踪—反馈—上报”工作链条。坚持以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动态编制本行动方案配套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招商、重大改革清单,实施清单化、项目化管理,赛马比拼、创先争优。强化督查评估,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给予督查激励,对进度滞后、成效不足的事项开展专题督导。

27.强化宣传展示。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和渠道,加大本行动方案实施成效的宣传展示力度,强化典型案例宣传,聚集社会关注度、激发企业积极性、增强民众获得感。加强重大节点专题宣传,在重大活动期间集中展示阶段性成果,营造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