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沙区小区民宿管理的建议》(第110号)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民宿(特别是居民小区内民宿)开办的成本较低、经营方便,发展迅猛。其客源主要来自中介网站。结合携程、途家、美团等民宿租住平台的数据,经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摸排梳理,沙坪坝区目前至少有2000余套民宿,经营者有170余家(人),主要分布在网红景点、商圈中心附近的居民小区内。这些民宿均注册登记为咨询、托管、租赁等非“旅馆业”的机构。目前,全区暂无取得旅馆业《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的民宿。
二、存在问题
(一)法律规范滞后。民宿属于新兴经营业态,现无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管理,且无明确的政府主管部门。如果作为旅馆业管理,受房屋属性、消防设施等硬件条件的制约,均无法申办旅馆业《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如果参照出租屋管理,民宿旅客多以短租(1-2天)为主,无法及时采集流动人员的信息,也无法对不按时采集上报信息的业主进行处罚。此外,民宿分布在居民小区或公寓楼,经营方式较为隐蔽,公安、消防、工商、旅游等部门难以有效监管。
(二)安全隐患突出。一是建设安全隐患方面。经营者为实现多住人、突出个性化,随意拆除墙体、改变结构,对整体建筑结构形成安全隐患。二是消防安全隐患方面。民宿的装修材料等达不到防火安全标准,经营者在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情况下,甚至随意改动排水管道、私拉电线、乱接燃气等,火灾隐患突出。三是治安隐患方面。因民宿不具备住宿旅客实名登记核验条件,极易被涉恐、涉稳等高危人员或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身份审核漏洞,逃避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形成治安管控的“灰色地带”。
(三)矛盾纠纷频发。一是小区业主强烈不满民宿租客随意进出小区、挤占公用资源,不断报警投诉、网上炒作、信访维权。二是民宿经营者上网炒作。为取得合法经营资格,其以近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鼓励发展民宿、短租公寓等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为由,在网上频繁发声,甚至邀约同业人员抱团向政府施压。三是租住旅客投诉纠纷增多。因网络订房平台对民宿经营者发布的信息未认真审核,出现虚假房源信息,从而引发旅客投诉甚至打架斗殴。
三、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民宿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沙坪坝区公安分局结合沙坪坝区实际情况,立足公安机关职能职责,加强涉稳苗头、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治安秩序。
(一)实时掌握辖区动态。一是定期对辖区内热门地段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摸底排查,全方位掌握民宿底数和基本情况。二是定期分析民宿警情,掌握民宿治安情况,加强案件查处、矛盾纠纷排查。三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民宿,组织开展集中清查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加强日常治安管理。一是与民宿产权人、经营者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督促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及时核实上报入住人员信息。二是加强入户走访工作,检查民宿实名登记情况,对不如实登记住宿人员信息的督促整改,对发现利用民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依法查处。2021年3月11日,分局组织对民宿、日租房、网约房、农家乐的集中清查。4月6日,分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住建委、教委、文旅委、应急局、城管等单位对三峡广场及周边民宿、日租房、网约房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三是从治安及消防方面,加强民宿产权人、经营者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建立可疑情况报告机制。
此复函已经区公安分局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信息办和区政府督查室。
单位负责人签字 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
2021年5月7日
联 系 人:蒋宏
联系电话:63755052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