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二)承担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工作。(三)承担卫生应急管理的具体工作。(四)承担临床医学教育、科研及培训工作。(五)建立与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 |||
住所 |
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陈东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郑晓东 | |||
开办资金 |
25641.0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841.61 |
25641.02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 |
从业人数 |
90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拓展深化区卫健委“3543”工作路径,聚焦“一中心一高地”建设,以“三级公立医院评价标准”“公立医院国考市考体系”“医院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三结合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四五战略”,以“七个关键”重点强化主要工作任务,医院“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更加强劲、“新”的动能加快聚集、“好”的质效持续提升。2024年,医院门急诊人次71.98万人次(含体检人次),同比增长7.05%;出院人数2.56万人次,同比增长9.67%;出院患者手术人次6158,同比增长11.90%;三四级手术占比63.55%。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坚持党建领航、融合赋能,推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扎实做好区委政治巡察、市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启动法治医院建设,成立法务部,新建法务管理制度7个,开展律师查房、第三方见证等,不断深化医院法治管理体系建设;抓好意识形态管理,分析研判2次,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净化抖音舆论氛围,弘扬主旋律,健康报等宣传报道181次;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打造“三勤三廉”清廉医院,开展医疗腐败集中整治“四大专项行动”,健全行风管理制度37个。获评市级公立医院首批“五项先锋”典型1个、党建示范党支部1个,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4个。 2.坚持等级创建、以评促优,推进综合服务能级跃升。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对标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推进完善达标条款321条。加快高端人才引领,引进学科带头人6名、柔性引进肿瘤专家6名、新培育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名、“三峡之光”访问学者1名。加快技术攻坚克难,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6项,高精尖技术119项次。加快科研创新发展,GCP备案中,申报、立项科研项目52项,获2024年重庆市首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优秀奖1个,申请专利4项,影响因子26.0,同比增长45%。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卫健委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指导下,在全院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经市卫生健康委核准,医院级别设置调整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3.坚持质量强基、管控护航,推动医疗质量固本培优。实施“12353”质量提升工程,重建“院-科-组”以及15个专业委员会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制度及流程执行,修订医疗制度165个、应急预案54个。推进诊断、治疗、操作三项规范,更新临床诊疗指南298个、技术操作规范306个,更新处方集1册。全面开展“五大质量提升”及“三个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至0.17%,临床路径入径率95.4%,完成率95.3%。2024年市级“三基三严”大比武中医师组排名第八,护士组排名第三十二,荣获国家“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创新实践案例奖项4个。 4.坚持精细管理、业财融合,催生加速发展内生动力。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成立运营发展委员会,设置专科运营助理119个,实现院科两级协同管理,预算执行率90%。实行专科专病运营管理模式,促进诊疗业务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定期开展临床专科运营与财务专项运营分析。建立复合型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及时调整完善绩效考核方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自2024年9月1日DRG实际付费开始,首页上传合格率、入组率100%,DRG入组数462组,CMI值0.6645。 5.坚持精进学科、服务提能,推动医疗服务质效双升。聚焦战略学科、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增强学科内涵能力,临床科室增设至40个,胸外科病区独立运行,设立骨科二病区;儿科通过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验收,新培育区级重点专科3个,成功创建国家基层版心衰中心与国家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中心,国家脑防委卒中防治中心通过验收。加强专病专科特色能力建设及平台专科薄弱环节能力建设,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启动肿瘤专科能力建设工程,TNM分期评估率84.76%,同比增长13.33%。 6.坚持以数赋能,以智提质,推动医疗服务高效便捷。全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构建信息化“两端四横四纵”架构,初步建成“1244”信息集成平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4级,预约就诊率增长至47.44%,门诊患者就诊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9.04分钟。全力推进“就医一件事”改革,自主研发虚拟病区应用平台、预就诊开单一件事、馨陪诊程序等信息软件6个。门诊患者满意度94.79分(全市排名第65位,区内排名第2位),住院患者满意度96.76分(全市排名第23位,区内排名第1位)。 7.坚持区域共联、强基惠民,筑牢基层健康服务网底。创新实施西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1248”工作路径,构建区域疾病“防筛诊治康”全链条服务体系,专家下沉帮扶753人次,接收基层进修人员32名,共建常见慢病专病团队17个,指导4家单位建成临床科室6个,累计提供远程服务17.3万余人次,区域慢病管理中心筹建中。创新探索“红岩家医网格+社区网格”双网融合服务方式,打造“1+10+N+1”基层健康管理服务阵地,聘任健康管理员120名,选派26名专家组建红岩家医队伍,设立社区健康科普点10个,开展“健康五进”服务60余场,工作做法被国家级媒体报道10余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医院业务用房亟需扩容。 2.爱岗爱科爱院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亟需增强。 3.敢为人先、提质进位的干事创业气质亟需铸就。 4.降本增效、经营发展的意识与行动亟需强化。 5.管理质量内涵与执行力亟需提升。 6.队伍建设亟需扩容提质 二、2025年工作要点 工作总体要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前瞻谋划之年,医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沙坪坝区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区九项行动为遵循,按照“立足沙西、辐射渝西、影响重庆”的总体发展规划,紧扣“1+9+N”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七大工程,全力建设一急一慢、医疗服务、医防融合、科研教学“四位一体”西部槽谷区域医疗中心,奋力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区域内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一)锚定“重点项目”齐发力,扎实推进项目攻关。着力推进“五大重点项目”落实落地。一是正式启动三甲医院创建工作,以指标管理为导向,以数据治理为抓手,促进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全面升级。二是全面推进二期扩建工程建设,争取2025年项目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三是持续推进肿瘤专科能力建设工程,贯彻实施“1+7”建设专项方案,完整区域肿瘤防治服务链。四是筑牢“医联体+科普宣教”两个网底,探索集团式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西部新城片区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推进以“专病体系建设”为抓手的区域“防筛诊治康”疾病全程管理工程,创新打造“15分钟居民健康服务圈”,帮助建设基层特色科室2-3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至少5项;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争取与成都武侯区、金牛区等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医联体建设合作,市外就医诊疗率增加。五是布局统筹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老年友善医院”“骑手友好医院”建设,做实做细特殊人群健康服务工作。 (二)锚定“陈医文化”提内涵,激发思想凝聚共识。加强顶层设计统领,围绕医院“质量、管理、学科、服务、文化”五大体系建设,编制《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全方位提升医院软实力。加强人文医院建设,以开展“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为契机,强化人文精神培育,落实医护人员关怀举措,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持续实施“五个一、三方面”专家、学科、医院品牌提升工程,深化科普平台和科普团队建设,培育具有辨识度、知名度的名医、名科、名术品牌2-3个,增强医院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锚定“质量安全”固根本,全力筑牢发展基础。构建全流程医疗行为控制系统,完善急救、随访、输血管理等关键医疗系统功能。深化专科质控体系建设,采用多元化评估手段,督查考核科级质控成效。健全三级医师履职考核机制,实施分层级递进式考核。开展“规范诊疗年”活动,增加临床路径涵盖病种数量及深度,实现临床路径病种管理覆盖率100%。强化重点环节监控,深入开展“四不合理”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不合理行为论证质询机制,定期举行质询答辩会,保障医疗行为合理性和规范性。 (四)锚定“科学管理”促提升,全面增强运营效能。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为工作导向,调整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完善以国考指标、晾晒指标及三甲创建指标为导向的绩效方案,强化目标管理与资源整合。推进“医保—医务—财务”运营三联动,开展DRG运营数据监测与分析。深化医院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巩固“美丽医院”“平安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成果,建成四星级美丽医院,着手打造全场景AI智慧安防医院,完成业务数据中心、HRP、区域协同健康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医生助手平台系统、医联体药事辅助管理平台等智能化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区域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5大共享中心”建设,探索开展医企“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领域合作共建。 (五)锚定“人才引育”扩优势,培养锻造发展动能。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争取人员总量备案管理试点,加大行业高端人才与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争2025年引进医学领航等高端人才1名、博士1-2名、硕士研究生10名,高级职称人数突破100名。聚力培育人才潜力,分类推进“领军人才磨砺、菁英人才锻造、骨干人才扶持、后备人才培养、青苗人才培育”五大人才工程,提高博、硕学历及中高级职称占比,新增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名。打造人才“友好型环境”,优化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激励措施,加大人才服务力度,营造“近悦远来”人才新生态。 (六)锚定“学科筑峰”强支撑,聚力提升核心实力。启动“强外科”工程,优化调整外科学科布局,细化外科学组分组。启动“双板”工程,锻长板、补短板,推进“巩固提升一批、单点突破一批、做强做大一批”学科发展计划,新建市级重点专科、区级临床重点专科至少2个。建强专病体系,以跨学科专病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专病中心建设,争创市级临床专病诊疗中心至少1个。拓展门诊诊疗服务,增设健康管理、护理新型门诊,建设MDT门诊2-3个。健全日间医疗管理制度,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日间手术占比提升至20%。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加快“六大中心”建设步伐,打造以西南医院、新桥医院为技术支撑、以本院为主体、以西部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黄金时间救治圈”,提高区域内危急重症医疗救治能力。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建设,研发中药院内制剂1-2个。 (七)锚定“院校共建”强融合,激活科研发展势能。深化与医高专院校合作机制,组建院校合作工作专班,做好院校融合、教学理念、机构组建、队伍筹建、基础硬件、制度建设“六个准备”。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完成GCP备案,联合医高专建立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及临床专病研究中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科研激励制度,力争申报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20项,专利数量及核心期刊/SCI论文占比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量占比达5%。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医、重师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战略协同—资源互通—知识共创—价值共享”创新共同体,争取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新型产学研教融合基地,开展院校“临床需求—技术攻关”定向合作,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质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4年12月05日—2036年04月2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国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重庆市首批市级党员突击队”、“2024年市级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党支部”、“重庆市平安医院”、“2024年度重庆市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年度质评优秀单位”、“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先进质控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行业首届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三等奖”、“重庆市2024年产科质量PDCA案例比赛三等奖”、“重庆市首届无偿献血爱心宣讲大赛优秀奖”、“沙坪坝区2023年度保健工作先进单位”、“沙坪坝区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沙坪坝区首届‘沙磁岐黄杯’中医药文化科普大赛特等奖”、“2023年度沙坪坝区最美巾帼奋斗集体”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4年1月22日,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市红十字会向我院捐赠莲华清咳片2000盒,我院用于义诊义检时向受呼吸道疾病困扰的群众免费发放,截至目前,已发放1900盒。 |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