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事业单位年报
重庆市南渝中学校2024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发布日期:2025-08-22
字体:【 默认 超大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南渝中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初中教育发展。实施初中学历(义务)教育教学,为学生在将来继续受教育及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社会、文化知识。承担依法治校、维护校园公共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校园公共卫生等工作。


重庆市沙坪坝区桥北一路1号


法定代表人

肖力


开办资金

106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66

1071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3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南渝中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公能”理念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校、师、生三维发展,聚焦“九实”,打造“九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课程改革持续深入,获评重庆市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新领雁工程“新课程实施样本校”、“教研工作坊”、“重庆市基础教育(初中)校本教研示范校”,“双减”案例荣获重庆教育“双减”两周年优秀学校案例一等奖,是沙坪坝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中学;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特别报道;科学教育卓有成效,“科普赋能 智创未来”成渝教育论坛暨南渝中学科技文化艺术节入选“10个重庆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特色活动”,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3 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学制拓展再开新局,试办高中申请顺利获批,首届高中班将于2024年9月开学,六年一贯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南开共同体学段格局得到进一步拓展。 (一)压实党建责任,引领学校发展新局面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二)落实立德树人,形成“公能”育人新格局 学校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作用,以课题为引领、团队为依托、活动为抓手,构建起了以爱国为核心的 “公能”德育育人格局。 1. 推动德育课题发展 德育团队继续践行“公能”理念,结合“双减”背景,深挖初中德育校本课程,促进我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茁壮成长。目前,重庆市第二批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研究基地《新时代初中劳动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以重庆市南渝中学校耕读园为研究基地》,已顺利结题;重庆市教育“十三五”规划2019年重点无经费课题《践行“公能”教育理念的初中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已申请结题。 2. 促进德育团队成长 学生处每月开展全校班主任会,邀请专职心理教师金容等为班主任开展专题德育及心理危机识别、干预讲座,促进班主任专业技能成长。年级每周开展主题分享,以班主任每周工作重点、难点为切入点,深入落实每周常规、安全、学法指导等各项工作。依托邱子珈、滕颖、陈小华、“陶铸”班主任工作室,传承南开“老带新”的传统,全方位指导青年班主任工作开展,鼓励青年班主任参与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24年5月,邵若晨老师荣获2024年重庆市大思政主题班会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展现了南渝班主任的卓越风采和强大实力。 3. 开展德育特色活动 为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传统,树立爱国爱校爱班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新生入学规范训练、班徽设计大赛、“知爱南开”校史知识竞赛、“青春心向党 奋斗正当时”系列主题活动、“重温‘红岩’岁月 点燃信仰心灯”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之情、为公为能之心,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长为勇担时代重任的“公能”人才。 (三)筑实“双新”理念,构建“公能”课程新体系 学校秉承南开“公能”课程育人理念,推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促进每一个孩子在身心健康成长中发展核心素养。以必修课程聚焦固本培元、选修课程聚焦兴趣培养、协同课程聚焦创新思维、实践课程聚焦致知力行、自主课程聚焦个性成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双减”案例《开展三个“五”行动,建立落地“双减”长效机制》荣获重庆教育“双减”两周年优秀学校案例一等奖,是沙坪坝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中学,全市仅6所中学获此殊荣;学校获评重庆市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新领雁工程“新课程实施样本校”“教研工作坊”,“重庆市基础教育(初中)校本教研示范校”。 (四)抓实赛训科研,凝聚教师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学校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核心,也是南渝稳步发展的坚定推动力。学校不断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整合资源,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本学年新成立10个校级专家工作室,促进教师深度学习,构建更具活力和学习力的教师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专题研讨、自主学习、学访交流等多种教研方式,实现线下实践应用,系统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实施“领航工程”,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专业能力快速提升,2023-2024学年,共组织督导课412节,领导听课127节,汇报课194节,示范课26节,交流课58节。 (五)夯实五育并举,开启实践育人新探索 学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在“五育并举”中实现“五育融合”,着力构建高品质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做实科学教育,创行“三跨三融”新模式 学校以融合跨学科思维聚智,融通跨学段智慧聚能,融汇跨领域资源聚力为三角支点,创行“三跨三融”科学教育模式,在重庆市率先聘请院士专家担任学生成长导师,率先聘请科学副校长,将第四届科技文化节升格为2024年沙坪坝区科技活动周暨科学教育推进会、南渝中学第四届科技文化节。陈伊安获评小科学家(全市仅10人),吴逸山获评小发明家(全市仅20人);南渝中学“科普赋能 智创未来”成渝教育论坛暨南渝中学科技文化艺术节入选“10个重庆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特色活动”;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3 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七)谋实拔尖培养,激发学生成长新动力 这一年,重庆南开中学“拔尖创新人才选育基地”正式授牌,“南渝公能书院”重磅发布,学校坚持因材施教、拔尖培养、创新培优,设立未来课程中心统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南开中学2023年21个省队中,南渝输送16人,决赛获得7金9银,其中数学竞赛8人中有7人为南渝输送,决赛获得5金2银。截至目前,2023年新领军、英才班共有7人被清北录取,其中南渝输送5人,南开中学入围2024全球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决赛总共5人,其中4人为南渝输送。 (八)用实资源共享,谱写协同育人新篇章 学校继续秉承“开放、团结、合作、共赢”的思路,挖掘家校社多方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深化合作机制,推动资源共享。 1. 家校社联动有温度 秉承“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共育机制,丰富共育内涵和形式。校村共育落实立德树人。学校与三河村深化“山河之南·青春以遇”主题校村共育合作项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赋能乡村振兴新动力。校馆企联动科普活动。联合赛力斯、重庆科技馆等25家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组织科技嘉年华,提高活动“科技”水平,带领学生探索科学世界,培养创新活力。大中学协同科学课程。邀请重庆大学周小元教授团队等专家与一线教师探讨科学教育的巨大潜力与未来使命,并在校开设科普类选修课,助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组织学生走进陆军军医大学外训大队,以趣味活动为媒,传播中华文明,研学多彩世界文化,推动生生不息的国际交流。家校社携手护航成长。邀请重庆医科大学况利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冯正直教授等专家作客青莲紫家长学校,为密切亲子沟通、打造和谐亲子关系建言献策,促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多次邀请轨道交通消防支队官兵进校园,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及防灾减灾教育并被央视报道;先后邀请北京化工大学科普实验中心主任戴伟,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肖颖彬,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何继善,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等专家莅临南渝讲坛指导学生成长;邀请国家队奥运金牌教练马金豹、高级乒乓球教练员张平可走进南渝校园传授国球“金牌秘籍”。 2. 集群化协同有力度 学校深入落实《沙坪坝区新时代优质学校集群化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与大三中组成的南渝中学教育集群协同建设力度的同时,与六十四中签署共建协议,与重庆七中、青木关中学等共同体学校继续开展联动,全面提升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1)三“融”赋能学生成长 通过课程融通、资源融合实现文化融汇,南渝中学选修课、院士讲坛、图书等教育资源及科技节等特色活动面向共同体学生开放,南开班和南渝学生享有相同的走班选修的教育机会,共享教育资源。携手沙小图新小学校、大三中开展第五届“南风渝韵”——《诗经》吟诵创编展演等活动,第六十八中学、云阳四中派代表共飨盛会。 (2)三“共”赋效教师提升 通过平台共享、团队共建实现成长共进,南渝教师成长平台与集群校教师共享,邀请大三中、青木关等共同体学校教师参与联合教研、教师沙龙、“公能杯”优质课暨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承接共同体教师跟岗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集群校刘强工作室升格为区级工作室,多名工作室成员在沙坪坝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获奖。 (3)三“联”赋力学校发展 通过党政联系、师资联动、宣传联合等方式助力集群发展,李先全副校长兼任大三中党总支书记,杨丰瑞副校长任六十八中党总支副书记、校长,王睿副校长兼任大三中副校长,派遣十余位老师到重庆七中、大三中、青木关中学支教,邀请大三中、六十八中领导干部参加南渝中学行政办公会、总结会,南渝领导干部多次走进大三中、青木关中学、六十四中、六十八中等兄弟学校交流学习,让集群发展更加顺畅、高效。 3. 跨区域交流有深度 校际交流是学校间相互沟通,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选派教师代表队赴新疆哈密巴里坤县第一中学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承接了山东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高级研修班、国培计划2023重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福田领军教师跟岗学习等活动,接待了成都市郫都区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德阳一中、四川射洪绿然学校、云阳初四中、珊瑚中学、110中学等各地教师代表,促进区域教育经验交流、探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九)扎实服务作风,实现后勤保障新作为 行政后勤部门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心,以“服务师生、保障教学”为宗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软件服务水平,优化食堂、宿舍等生活环境,完善图书实验条件,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授予重庆市书香校园,2025年1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授予重庆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样本校,2024年3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授予重庆市德育品牌(公能报),2024年5月。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