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事业单位年报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23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发布日期:2024-07-09
字体:【 默认 超大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二)承担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工作。(三)承担卫生应急管理的具体工作。(四)承担临床医学教育、科研及培训工作。(五)建立与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陈东路17号

法定代表人

郑晓东

开办资金

10882.4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33.08

11841.61

网上名称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

从业人数

73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12月7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陈世斌变更为郑晓东。

2023年,区陈家桥医院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围绕区卫健委“63666”工作重点及医院重要目标任务,以“强技术、优服务、精管理、提效能、促发展”为主线,开展“医疗服务提升年”与“管理效能提升年”两大主题年活动,大力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2023年,医院门诊人次67万人次,同比增长16.51%;出院人数2.3万人次,同比增长28.62%;手术5623台,增长14.03%。 一、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稳步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适时修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13个,制定院科两级质控管理队伍职责。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质量体系建设,对标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修订编制医院制度421项、岗位职责240个、应急预案48个。 2.夯实基础医疗质量。围绕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改善就医感受“三个专项行动”,开展核心制度落实专项整改、门诊质量管理提升、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等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国考指标位列全国3000余家同级医院第191名,跻身前7%。 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以单病种质控和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对主要质控指标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评价通报,促进合理医疗检查,全年新增病种16种,共开展临床路径病种209种,入径率79.46%,入组率93.57%,完成率91.39%。 (二)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提升诊疗核心技术水平。实施“医疗技术”提升行动,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9余项,三四级手术占比57.69%。建强建特专科,增强专科救治服务能力,增设胸外科、老年医学科,成功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创建项目2个,申报市级重点学科1个,获评中国创伤救治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国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单位、中国西部创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成渝双城救治圈-复苏联盟成员单位。 2.发展医院特色服务亮点。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进开展专病+MDT、日间病房、舒适化诊疗等新型诊疗服务模式,新设肺结节MDT、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多学科联合痛风门诊,完成日间手术257例、舒适化诊疗10967例。实施门诊服务“1344”工程,以“两高一短”为核心,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布局打造集中式专家门诊。 (三)稳步推进人才发展体系建设 1.优化人才结构。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构建了高层次人才“领航”、骨干人才“顶梁”、青年人才“强基”的三级人才队伍体系,引进学科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13名,卫生技术人员78名。2023年,医院共有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53人、高级职称人员增加21人、中级职称增加23人。 2.提升人才内涵。健全人才分类分级培育体系,通过委托、对口培训、挂职锻炼、选派进修学习等方式,强化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及医院管理干部培养力度,共安排10名技术、管理骨干到重庆肿瘤医院培训学习、3名中层干部到区卫健委挂职锻炼,外出进修学习672人次、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学位5人。2023年,新增重庆市区县“头雁人才”1名,“沙坪坝名医”8名,“重庆好医生”1名;荣获“巴渝岐黄杯”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中药)竞赛团体优胜奖、“第七届MKM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重庆晋级赛三等奖,宋俊宏、向丽丽等多名同志在国家级学术研讨会上作经验分享。 (四)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 1.加强医院运营管理。健全运营管理组织架构,健全相关规章制度10个;单独设置运营管理办公室,统筹推进各项运营管理措施任务落实落地,定期开展运行数据及关键指标的分析与通报。逐步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CMI 0.76,同比增长4.1%。 2.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防范财务风险、医疗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全年无重大会计差错事件与违规使用资金发生。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医疗收入预算执行率90.9%,门诊人次预算执行率99.31%,出院人次预算执行率101.4 %。加强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万元收入能耗支出降低5.07%。 3.加强数字化治理。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信息集成平台正式上线,以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等手段实现对高值耗材的全流程跟踪及自动化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 (五)稳步推进开放协作体系建设 1.持续加强区域医疗协作网络建设。深化医疗协作帮扶广度和深度,2023年,成为重庆市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与7家诊所、养老机构展开医疗帮扶,新增医联体单位成员2家;根据“强管理、传技术、建学科、育人才”医联体协作理念,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订单式精准帮扶,共选派32名医疗专家和学科骨干,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项,下沉指导100余次、带教基层卫生人员30余人、下转病人170余人次;8名技术骨干通过“县聘乡用”方式,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强化远程诊断中心和区级质控中心的区域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消毒供应、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平台资源共享,助力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累计远程诊断30.5万人次,新增区级质控中心3个。 2.持续深化院校融合工作。充分利用校方优势教学科研资源,构建以人才培养需求为首、师资队伍水平提高为本、临床科研提升为要、医教研三者有机结合的院校合作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科研帮扶等机制。2023年,与医高专共建的远程示教系统正式上线运行,5名带教师资被聘为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双师型实践教学导师,共接收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实习生183名;共成功申报科研项目27项,发表论文33篇,其中最高单篇影响因子4.322,申报专利3项。 (六)稳步推进文化体系建设 1.建设宣传平台矩阵。打造“一刊、一微、视频号、抖音号”自媒体宣传平台,并结合科普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商超、进社区”四大实体模式,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式健康科普传播矩阵。2023年,《陈医之窗》院报发刊12期、健康直播间开播13期,观看人数2.3万人次,累计推送健康科普信息107篇、科普宣传视频64个、健康科普“四进”活动34场。 2.塑造医院文化品牌。规范视觉标识,优化原有院徽LOGO,重新梳理统一院内导视系统、诊室牌、床号牌等各类标识。结合“三名”工程,以“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医院发展主线进行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报道,全年宣传报道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内容150篇。 二、2024年度工作计划 2024年,医院将瞄准发展新目标,聚焦“一中心一高地”建设,以“三级公立医院评价标准”、“公立医院国考市考体系”、“医院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三结合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四五战略”目标实现,务实抓好医疗质量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技术体系构建、医院运营管理,培育知名专家、发展品牌学科,奋力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深刻把握“四大工作重心” 1.推进医院等级评审迎评工作落实落地,通过二甲复评。 2.推进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提升。 3.推进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 4.推进服务型医院建设,落实三大专项行动,促进患者、职工双满意。 (二)全面实施“五项提升行动” 1.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提升行动。一是利用信息集成与功能内聚,推进“两个层面、三个节点、四个重点、五个实时”的精益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建设。二是促进医疗行为和医院管理程序化、文件化,构建全面质量管理运行体系。三是实施各临床医技科室作业指导相关文件循证证据化工作机制,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四是建立与“三级公立医院评价标准”、“公立医院国考市考体系”、“医院高质量发展体系”三结合协调的医疗质量绩效考核体系。五是建立各级人员履职考核体系,实施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制度,建立患者安全单项否决行为处罚通报制度。 2.实施运营管理能力提升行动。一是加强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分析专科发展水平及资源效率水平,制定专科提升分类发展策略。二是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工作,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三是优化薪酬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建立基于DRGs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调整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定岗定编定员。四是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围绕“134+N”模式,重新制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 3.实施医疗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一是构建先进技术体系,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程,高起点构建相关专病先进技术体系。三级手术占比大于60%,四级手术占比大于10%、微创手术占比大于20%。二是加强专病能力建设,划定学科亚专业范畴,深挖各学科相关专病诊治横向与纵向技术,建立相关学科密切配合共担共享机制。加大专病专治宣传力度,推进各专病诊治做细做精做强,打造市内/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重点学/专科集群。 4.实施学科建设提升行动。一是打造临床重点专科群,以“优势学科优先发展,特色学科特别打造,重点学科重点建设,新生学科大力培育,弱势学科全力扶持”为原则,申报市级重点专科1个,建设区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争取市级科研项目立项 2项、区级科研项目立项10项;加强各亚专科、专病小组建设,增设肿瘤专科门诊及脂肪肝等多个专病门诊。二是提升学科运营效率,启动学科运营分析发展分析项目,寻找学科发展突破点;推行“三费一率”管控方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全院“一张床”运行模式,节约运营成本。三是强化学科人才引育工作,优化引才政策,制定人才发展计划,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5名,儿科等紧缺人才12名;健全“医、教、研、综合”四位一体人才的培养机制,积极参与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等项目评选。 5.实施医院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一是启动“五个一、三方面”专家、学科、医院品牌提升工程,开展理念、行为、视觉文化专题建设,提高医院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二是加强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建立健教工作考核机制,强化科普平台和科普团队建设,提升医院科普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4年02月04日—2036年04月29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获“2022年度重庆市医务管理先进单位”、“2022年度基层科协考核特等奖”、“重庆市第二届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师资技能竞赛总决赛三等奖”、“MKM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重庆晋级赛三等奖”、“沙坪坝区卫健系统庆祝建党102周年红岩党建知识竞赛暨微宣讲活动一等奖”“2022-2023年度“巴渝岐黄杯”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中药)竞赛团体优胜奖”“2023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危重孕产妇救治组织奖”“第二届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沙坪坝区初赛一等奖”“沙坪坝区2023-2024年度医保局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活动决赛一等奖”等奖项。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