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慧,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重庆市副主委。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音协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重庆市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先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美国克罗拉多国际歌剧咏叹调大赛第一名、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首届巴渝文学奖等荣誉。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意大利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
梅花绽放,艺坛竞秀美名传扬
作为重庆走向国际歌剧舞台的歌唱家,先后主演中外著名歌剧二十余部,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中外歌剧舞台形象,1998年赴美国深造期间,主演了《斗篷》《波西米亚人》《奥菲欧与尤莉迪切》《修女安吉里卡》和《图兰多特》等多部西洋歌剧名篇,得到外国观众的肯定和青睐。特别她在《蝴蝶夫人》中饰演的女主角“巧巧桑”令挑剔的外国专家和观众为之动容,被誉为集歌唱、表演、修养为一身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她将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同重庆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既不曲高和寡,又不违背艺术规律。
由她担纲主演的气势恢弘的大型歌剧《巫山神女》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文华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巴渝文学奖”等重大奖项,并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和京、津、沪、蓉等地展演,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张礼慧热爱歌唱事业,执着追求,不断锤炼自身的表演技能和歌唱技艺,使身、声、情融为一体。她在北京、重庆举办多场独唱音乐会,曾获得“第二届全国聂耳、冼星海作品声乐大赛”铜奖、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美国克罗拉多歌剧咏叹调大赛第一名等多项奖项。
作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优秀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其德艺双馨的突出贡献获得群众和同行的公认,成为重庆歌剧艺术界获得我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的第一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院长获此殊荣第一人。
她虽然获得了无数的褒奖,也用歌声征服了观众,但是她并没有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她总说“我是幸运的”。
上下求索,推广普及高雅艺术
借力借智,推动重庆高雅艺术事业进程。作为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张礼慧同志始终将推进重庆内陆地区高雅艺术事业的发展进程作为首要责任。曾以个人名义邀请美国女中音歌唱家、歌剧导演朱迪斯·奥尔博士、俄罗斯功勋演员澳莉嘎·贡纪娜、美籍华人范竞马、歌唱家王秉锐、田玉斌等10余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渝讲学,促进重庆与国际声乐理念接轨,为重庆整体声乐水平的提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创新艺术教育形式,努力普及高雅艺术。在全市艺术类高校教学中首开选修课程《中外经典歌剧选段讲座式音乐会》,尝试“互联网+”授课模式开设选修课程《古诗词艺术歌曲鉴赏》,为了让重庆市民感受西方声乐艺术魅力,先后在党政机关、高校、部队、大型企业和三峡库区进行巡回“讲座式音乐会”达50场次,听众达40余万人。
躬行师道,勇担重任桃李天下
从艺21年后的张礼慧,在艺术造诣和个人成就上,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不少国内外歌剧院、艺术院团以优厚条件力邀加盟,但她都婉言谢绝,毅然决定转向艺术教育事业。她认为投身艺术教育事业就是自己艺术生命的升华和延续。著名歌剧评论家刘诗嵘说:“她看重的绝不仅仅是荣誉和物质待遇,她更看重的是如何能够有效的发挥所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艺报效祖国和家乡对她的培养。”2008年,重庆师范大学作为重点人才将其引进,担任音乐学院院长。她迅速转变角色,把自身丰富的演出经验和院团管理经验同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出“两手抓四头”的人才培养新路。即一手在校内抓理论教学、抓多能一专;一手在校外抓院团实习、见习基地,校企、校地实践合作基地建设。明确办院思路和办学理念,全面推动音乐学专业改革,成功申报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成为教育部试点专业,承办教育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成为教育部中西部农村音乐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和重庆市音乐师资培训基地。每一年,以“张礼慧和她的儿女们”为主题的师生音乐会,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活动。在做好教学改革工作的同时,她强化学科建设,建立音乐与舞蹈一级学科。依托“抗战大后方音乐研究所”“陪都音乐史研究所”和“西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播中心”等科研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心系社会,普惠大众遍及巴渝
张礼慧同志心系群众,忠实践行“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坚持为基层百姓“送真情、送大戏”。多年来,先后在重庆40个区县为基层百姓演出2800余场。开县井喷事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随市委、市政府慰问团在大年三十赴事故现场慰问演出。重庆旱灾,她带病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顶着烈日奔赴抗旱前线,并亲自创作和演唱了歌曲“我是你永远的新娘”。汶川地震中,她向全市音乐工作者发出倡议,收集到上千首感人肺腑的音乐作品,并出版歌曲集《感动》,该歌曲集已被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和重庆市图书馆收藏。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她曾提交各类议案、提案和建议上百个,受到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2003年,开县井喷事故发生后,她提出了“建立预警机制”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采纳;关注“蜗居”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关心留守儿童问题,建设性的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关心大学生就业,到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及就业市场调研,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面对荣誉,继续奋斗再建新功
她虽然获奖无数,成绩斐然,但却深知艺无止境,始终把“艺高德更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超越自己。她对重庆整体声乐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是重庆人民的骄傲,是重庆文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青年们学习的榜样。业已取得过的成绩和荣誉,对于未来人生而言,既是等闲难求的基础,却也是不可留恋的过去。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德艺双馨的持久追索,每一步进取也是新的。容或她个人不一定再凭借演唱获取大奖,但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德艺兼优的新锐人才,就是她的新的奉献,也是她新的成就。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