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志,男,副主任医师,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沙坪坝区中医院骨伤一科主任,沙区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中共沙坪坝区委“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沙坪坝区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度十佳健康卫士”、“沙坪坝区第三届‘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首届沙磁名医”等殊荣。
走进区中医院骨伤一科住院部,总能看到李善志主任忙碌的身影,他时而带领着医师查房、会诊,时而检查指导书写病历,时而接待专程找来看病的病人......一天工作下来,李善志主任总是忙碌于门诊室和手术室之间。面对每天繁重的临床工作,延迟吃饭、下班已成为常态。
“作为医生,总是要多掌握一些真本事,想尽一切办法,不要怕麻烦,把病人治好才是硬道理。”
2000年,李善志作为我区医疗卫生领域的后备管理和后备专业技术培养人员被选派到外省进修学习,整整一年时间没有回家,在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的同时,阅读大量的医学文献、书籍,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在进修结业时获得了“优秀进修生”称号。并通过各类培训和进修,打下了坚实的临床基础。2007年8月,骨伤科收治了一名左小腿严重开放骨折伴感染、皮肤缺损的重伤员,在外院治疗过程中已经准备进行左小腿截肢手术,慕名转到我院后,李主任坚持每天亲自为病人换药,忍着病人伤口散发出的恶臭,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使得病人保住了肢体,恢复了功能。
“我永远为参加过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工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八级地震,尚在西永镇卫生院下乡工作的李善志第一时间向组织申请加入救灾一线志愿者的队伍,并奉命担任沙区中医院医疗救援小组组长,以最快的速度带领骨伤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投入到救治灾区伤病员的工作中。李善志果断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与科室同志一道制订诊疗计划、手术方案、实施手术等,只为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区中医院抗震救灾救治完成阶段性工作后,李善志又担负起震区卫生防疫工作,作为沙坪坝区第三支防疫队的队员,毅然放弃婚假,马不停蹄地赶往四川省都江堰市,在全市唯一的陆路卫生检疫点紫坪铺镇麻溪村路口,24小时不分昼夜地对进入都江堰的车辆、人员开展消毒和疫病筛查工作。在17天里,共完成4000余辆车、近2万人的消毒、防疫、筛查工作,为都江堰市人民构筑了一道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健康屏障。
“能救得了一个人的一条腿,就是救了这个人的一辈子”。
2018年10月,骨伤一科收治了一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女性患者,踝关节骨折后多处求医,都因麻醉的风险未做手术,如再不进行手术复位固定,骨折将导致终生残疾。经过综合评估后,李善志决定采用对患者内环境干扰最小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并顺利给患者进行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服务均得到患者认可。李善志表示,股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手术在区中医院已经完成多例,但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踝关节手术,还是中医院第一例。在手术台上给患者做这种麻醉操作时也很紧张,担心麻醉效果不佳而不能继续手术病人不能够理解,担心病人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等。
“能救得了一个人的一条腿,就是救了这个人的一辈子,医生有时是要承担一些压力的,相信病人是会理解的”。这也是李善志经常讲的一句话。
凭着日常的点滴积累以及广大伤病员对沙坪坝区中医院骨伤科的信任,李善志带领科室先后获“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青年文明号”、沙坪坝区“巾帼文明岗”、区级重点专科、沙坪坝区中医名科、重庆市“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等称号。发表医学核心期刊论文6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数10项,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市、区级科研项目各一项。
李善志认为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他们对医院的评价,是社会对医院最直观、最朴素的一种认定方式。要赢得患者的认可,医院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秉承德术并重,严谨求精的服务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