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重庆,天气反复,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的儿科病房里人流如织。有一个身影不停地穿梭其中,尽管汗水早已浸透衣背,但她始终带着温暖的微笑,轻言细语问询每一个就诊的孩子。她便是坚守在儿科诊治一线30余年的沙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廖莉。
人物名片:廖莉 主任医师、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委员、重庆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呼吸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委员、沙坪坝区医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等。
仁心仁术 获“我最喜爱的医生”点赞第一
对于沙坪坝区的不少群众来说,廖莉是最熟悉也是最值得信赖的医生。因为,早在1990年,她便开始为沙坪坝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内科、急诊科、儿科……2003年,她牵头创建儿科并担任科主任。近30年来,经过她手治疗痊愈的患者不计其数,她也一如既往的对工作充满热情。
关注病房的每一个孩子,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病情;关注团队的每个医护人员,了解他们的进步与难处……每天早出晚归,除非出差、讲课等,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主持科室绝大多数的危重症抢救,无论多晚、多困,一个电话也要赶往医院……这就是廖莉现如今的工作常态。
患儿病情加重,她比家人还焦急,患儿病情好转,她和患儿家人一样开心。她带领着医护团队为住院患儿送上生日蛋糕;为家境贫寒难以支付医疗费用的孩子捐款;为住院的孩子们举行绘画比赛……她医德高尚、医风淳朴、医技精湛,几十年如一日地待病人如亲人,因而赢得了沙区及其周边地区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爱戴,不少区外甚至市外患者慕名而来。最近,在沙区新闻中心和区卫健委联合举办的今日沙坪坝“我最喜爱的医生”点赞活动中,廖莉获得的群众点赞数位居区属医院第一。
培养人才 她从未间断过
“在面对危重患儿的时候,跑在最前面、临危不乱组织抢救的是她;有疑难杂症的时候,迎难而上、抽丝剥茧的是她;加班的时候,持续时间最长、走得最晚的是她;发生医患矛盾的时候,站在最前面保护我们的还是她……她带领着儿科一路向前,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提升。看到她的笑容与身影,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她就是我们的主任、我们的主心骨。”这段深情的文字,来源于廖莉所带领团队里的医护人员。是的,对于她们来说,廖莉不仅是榜样,还是主心骨一般温暖坚定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儿童静脉穿刺对大多数护士来讲都是难题。为了帮助护士们提高穿刺技术,廖莉多次在全科组织开展以医护人员自身为模拟病人的专项岗位练兵活动,她身先士卒,甘当“小白鼠”,让护士第一个在自己的大腿上练习扎针。扎自己的主任?护士拿着针头犹豫了很长时间,迟迟不敢下针。但在廖莉的不断鼓励与指导之下,护士扎了下去,“一针见血”穿刺成功了。主任的榜样力量,不仅持久地感染了大家,也一次又一次的推动了岗位练兵活动的成功开展,护士们的静脉穿刺等专项技术得以不断提高。
廖莉除了主持市、区科研课题3项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外,对于人才的培养,这十余年来从未放松过。她将团队里的医护们送到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深圳妇幼保健院等国内一流三级教学医院进修,甚至支持优秀的青年医生“脱产”在职“读博”“读研”,这是不少“三甲”医院也难以做到的,但是廖莉坚持了。
让患儿康复 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孩子的病,牵动着整个家庭。如何让孩子在沙区医院儿科获得更好的治疗?廖莉带领团队制定了普儿前10种疾病和新生儿前5种疾病的诊疗规范;让9种疾病进入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入住率位居全院第一;制订了普通儿童7种危重症抢救流程和新生儿5种危重症抢救流程……最大程度规范了诊疗行为,保证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新生儿随访门诊、哮喘专科门诊、遗尿门诊等专科门诊,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无创+PS、无创+咖啡因等新技术,为患儿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诊疗。
在廖莉和团队的努力下,沙区人民医院儿科成为了“全国巾帼文明岗”“重庆市区域医学(儿科)重点学科”。这些年来,无论是廖莉个人还是她带领的儿科团队,都获得了众多荣誉。然而,她最为看重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责任”二字。廖莉告诉记者,“让患儿康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