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公路,即319国道,始建于1923年,历时11年于1934年全线贯通,与山白路、山田路在山洞街道交会,成为当时、乃至20世纪80、90年代成渝地区交流的重要交通要道,沿线地块又属国有企业自有工业用地,山城市政水泥厂等众多国企设立于山洞,为地方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彼时的山洞街道,青山妩媚,生态和谐,车水马龙,商旅云集,街市繁荣,盛极一时。但随着20世纪末国有企业破产,为创造经济收入,安置企业员工,部分企业对新入驻企业没有限制条件,一时间,整个山洞319沿线地块水泥制品小作坊遍地开花,高峰期多达10余家,远看就像一道疤刻在山中,与周边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极不协调。这些小作坊以家庭为单位,3-5人生产加工水泥制品,无环评及验收手续,生产中废水直排、固废乱堆放、搅拌水泥河沙产生扬尘四处飘散等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多、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成为山洞群众迫切盼望解决的问题。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根治这个顽疾的契机。山洞街道对319沿线小作坊多次开展执法检查,许多违法企业与街道政府打起游击战,玩起了躲猫猫游戏,检查时发誓保证停产整治、不生产,过后关起门来依旧又偷偷开工,给整治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为了啃下“硬骨头”,防止反弹,山洞街道下定决心,雷厉风行地对小作坊租用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彻底消灭“散乱污”生产场所。2018年以来,累计拆除319沿线小作坊水泥制品厂违法建筑8处,面积8323平方米,关闭搬迁成老渝公路(山洞319沿线)水泥制品厂8家。
“关闭搬迁标准是厂清地平,之后要对山洞319沿线土地进行保护,不允许新增企业。下一步等待政策,需要做产业就做产业,根据区政府统一规划安排。同时山洞街道将努力修复被破坏的生态,还老渝公路(山洞319沿线)一片绿色,也为山洞今后的绿色发展留白,为周围百姓营造良好的环境。”山洞街道办事处杜主任说。
成渝古道留住绿色本底是山洞街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洞街道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将“绿色发展”与“文旅融合” “民和山洞”确定为街道发展目标,当好“四山”生态守护者、成渝古道复兴者与民和风清引领者,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乡愁常见的美丽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