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返回主网站 繁体版
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杨希获评卫生健康系统“最美重庆人”
来源:区卫生健康委 日期:2025-10-17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公布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名单。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希获评卫生健康系统“最美重庆人”,持续擦亮“沙坪坝,医生好”特色品牌。

杨希,中共党员,医学硕士,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沙坪坝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他推动基层超声技术发展,创新建立远程超声诊断平台和“MDT云会诊”,为国家基层社区超声发展提供参考案例,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他先后多次援藏,为防治包虫病奔走在高原。曾获重庆好医生、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先进个人等荣誉

杨希出身于医生世家,从小看着父辈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种子便在心中种下了。2016年,已在三甲医院从事超声诊断工作8年的他,作为青年人才被引进至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面对科室诊疗项目有限、科研基础薄弱的现状,他迎难而上。“介入超声作为学科交叉而生的新技术,医院科室间的互相协作尤为关键。”杨希耐心地向各科室解释新技术优势。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这项新技术逐渐形成良好口碑,发展成为医院的特色名片,并在全市区县级医院中树立了学科影响力。杨希深知,技术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他通过引进专家授课、外派人员学习培训等方式,带领团队先后开展超声造影、斑点追踪、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等30余项新技术。同时,他积极争取市区级课题10余项,建立起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创新体系。“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杨希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在原有5组亚专科基础上,再增设6组新的精细化亚专科,陆续开展了原本只有在三甲医院才能开展的11项新技术。

2016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援藏肝包虫病筛查项目,杨希主动请缨赴藏。他带上医院新购置的100多万元的便携式全身彩超仪,跟随重庆市援藏包虫病调查队来到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在海拔4000多米的类乌齐县,周围都是崎岖山路。“那里部分村落不通电,甚至没有公路直达,语言也不通。”杨希回忆道。很快,他就迎来了多重考验:呼吸困难、头晕头痛,加上早晚温差大、饮食不习惯,同组超声队员因剧烈不适临时退出,杨希强忍着胸闷头痛等高原反应,独自承担了组里的全部筛查项目。“再难也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能忘记自己从医的初衷,哪怕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白天,杨希一边吸氧一边为当地群众检查;夜晚,他耐着低温和失眠整理数据。历经两个月,他完成筛查3000多人,高效地完成了超声筛查任务,诊断出多名危重隐患病人。

随着筛查工作的推进,看到一些藏区牧民患病却无法及时诊治、当地医务人员因缺乏诊疗技术和设施而无奈叹息,杨希内心受到深深触动。他为当地医师举办了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超声诊断技巧,藏族同胞用一声声“扎西德勒”表达感激之情。这段经历也让杨希更加坚定了“医疗下沉”的决心:“再偏远的地区,也该享有平等的健康权利。”

每当想起那年在高原星空下的深思,当地牧区藏民为了看病翻山越岭,才能到达邻近具备基本诊疗条件的医院,杨希总会想:如果能有一种便捷的方法,让群众在家门口或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看病,那该多好!

20215月,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着手推进“互联网+医疗”创新,杨希也在医院的支持下启动远程超声诊断中心建设的筹备工作。他手握一支笔,怀揣笔记本,实地走访调研了辖区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他一边了解基层需求,一边答复群众问题,一边完善平台构想。历时2个月,他共汇总和梳理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手数据资料和服务需求,交出了一份翔实的调研报告及可行性实施方案。

在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和医院的支持下,杨希召开科室动员会、挑选改造场地、对接技术系统方案、编制平台运行和管理制度体系、开展基层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2021年,平台建成使用,并获评重庆市深化医改经典案例。

“请让患者右侧卧位,深吸气,纵切面在脾脏与左肾之间,将左侧肾上腺显示出来。”通过“云端”连线,杨希帮助联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找到了患者长期出现不明原因高血压的病因。

截至目前,远程超声诊断中心已通过“互联网+医疗+5G”技术,实现了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与21家社区医疗机构的互联,每月上传超声病例7000余例。中心既为区内基层超声医师们提供现场培训授课、线上远程会诊、全区超声诊断质控和科研帮扶,也将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下沉基层,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得到床旁诊疗。

20253月,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成立,11家基层医疗机构成为区人民医院的分院。4月,为助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杨希被选派到沙坪坝分院挂职。挂职之初,杨希敏锐地发现沙坪坝分院超声检查时段集中,老年体检、住院及门诊患者检查重叠,导致候诊时间长、患者满意度低。他迅速组织多部门协同,通过科学优化预约流程、实施精细分时段检查,仅用3天时间便将超声检查区域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37%

对于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杨希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核心在于推动医防融合与健康管理。”在他和分院领导班子的共同推动下,分院对内部资源进行了系统性整合,构建了“两部一馆”服务新格局:整合临床资源成立全科医学部,统筹内科、外科等诊疗服务;聚合妇幼职能设立妇幼健康部,实现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一站式”服务;升级打造精品中医馆,强化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

着眼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杨希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在他的推动下,分院外科包皮手术、血气分析、肌骨超声等新技术相继开展,标准化抢救室改造升级项目稳步推进。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分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也让辖区群众感受到就医的便利。

从医多年,杨希始终坚守初心:“让优势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这其实是我的一个梦。”无论是带领科室开展新技术,远赴高原开展医疗援助,还是创新“互联网+医疗”模式,挂职基层推动服务升级,杨希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Copyright © www.cqsp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19004061号-1 联系我们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861号 网站标识码:5001060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12345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