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正式开展。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沙磁乱针绣代表性传承人闫永霞,作为蜀绣代表受邀参与中国妇女基金会“天才妈妈”项目组现场活动,以“非遗+AI”的创新实践,展现数智时代妇女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新活力。
本次成果展以“数智赋能:平等、创新、共享、发展”为主题,运用AI、VR等技术,集中呈现数字中国建设中妇女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数智赋能成果。活动现场,闫永霞与苏绣、潮绣、侗绣传承人及《凤穿牡丹》画家共同开展刺绣、绘画展演,其创作的沙磁乱针绣作品《牡丹》凭借独特针法,引发全球参会嘉宾的好奇与体验互动,让中华传统刺绣技艺在国际平台获关注。
“在‘天才妈妈’项目支持下,我们既守得住非遗根脉,也跟得上数字潮流。”开幕式后,闫永霞向中外领导、嘉宾介绍,她不仅通过公益培训、拓展销售渠道带动更多妇女就业,还开展“非遗进校园”课程,让小学生近距离接触蜀绣;更创新运用AI技术提取纹样设计产品,让绣制的熊猫形象更显灵动可爱,实现“非遗技艺”与“数智工具”的融合。
闫永霞的实践,正是沙坪坝区推动非遗创新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沙坪坝区聚焦非遗活态传承与时代价值转化,一方面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系列活动,让沙磁乱针绣、川剧等非遗项目走进大众生活;另一方面积极搭建“非遗+科技”“非遗+产业”融合平台,支持传承人借助AI、短视频等数字工具优化创作、拓展传播,同时联动文旅、电商资源开发非遗衍生品,既擦亮了“沙区非遗”品牌,更以非遗技艺为纽带,带动更多本地妇女实现技能就业与增收,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