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沙坪坝区2024年民政工作会在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会议中心召开。区政府副区长赵祺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罗小璐总结2023年度工作,安排2024年重点任务。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一男主持会议。
赵祺指出,2023年全区民政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市民政局工作要求,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全区民政工作取得亮眼成绩,工作扎实,成效突出,值得充分肯定。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广大民政干部职工担当进取、唯实争先、埋头苦干的结果,可以用四个“实”来总结。一是扎实。2023年民政系统攻坚克难取得亮眼成绩,受到市民政局和区委、区政府充分肯定,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并受到通报表扬。二是充实。民政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繁多,同时与民生保障、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工作虽辛苦但是充实有效。三是落实。在工作上有抓手、有计划、有落实,对市、区的重点任务及改革试点逐项对标落实。四是踏实。2023年民政系统总体保持安全稳定,触及道德底线问题“零发生”。
赵祺强调,2024年是现代化新沙坪坝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也是全区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民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关注度高,全区民政系统要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政工作,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强化优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坚持“一个统领”,抓实“三个一工程”,实施“一大改革”,推进“八项行动”,办好“六件实事”,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一、坚持“党建统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完善现代化能力提升机制,抓牢意识形态工作,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反腐。
二、抓实“三个一工程”,凝心聚力服务大局
抓实川渝民政合作“一号工程”、民政数字化改革“一把手工程”、平安民政建设“一把手工程”,提高办事深度和实效,支撑民政应用场景。
三、实施“协同增效改革”,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效能
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打造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三大服务联合体,打造“民呼我为”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救助通”项目、市级民政法治工作联系点、“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等试点项目,努力形成一批“推得出、看得懂、学得来”的改革品牌。
四、推进“精准保障”行动,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加强帮扶机制有效衔接,实施提质增效救助。推进“渝悦·救助”应用,强化救助服务跨部门协同,实施数字智慧救助。实施“物质+服务救助”“慈善+保险救助”“党建+救助”,多维度拓展救助服务领域。
五、推进“渝悦养老”行动,开创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新局面
加强独居老人关爱服务,积极推行农村“四有五助”互助模式,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引育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全方位筑牢安全养老屏障。
六、推进“渝童守护”行动,着力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水平
推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家庭监护能力建设、儿童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健全监护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七、推进“渝社有为”行动,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能力提升、服务大局、综合监管等方面,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在服务“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一红一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八、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提升区划地名界线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开展“六个一批”乡村地名服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进一步提档升级地名文化阵地,加强界线管理,保持边界平安和谐稳定。
九、推进“善满山城”行动,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六个慈善”建设,弘扬慈善文化,培育社会各界慈善意识,加强福利彩票规范管理,推动福利彩票事业健康发展。
十、推进“精康融合”行动,强化精神障碍人员关爱服务
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构建患者转介与康复服务平台双向衔接机制,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社区康复服务,推进城乡康复服务协调发展,不断拓展服务范围。
十一、推进“逝有所安”行动,巩固深化殡葬改革成果
落实节地生态安葬、减免首次遗体运输费等政策,强化殡葬市场监督管理,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十二、办好“六件实事”,提升惠民利民服务质效
办好加强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童心相伴”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散居特困人员“解需暖心”、老年助餐服务、打造特色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六件实事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沙坪坝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了解了服务联合体建设和社会救助工作情况。
区级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各镇街分管领导、民政和社会(区)事务办负责人,区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负责人,部分民政服务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