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至关重要。第1眼新闻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重庆今年将完成1.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帮助防范生活风险,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可以自行调整,很方便。”轻轻按下多功能床的控制器,瘫痪在床的宫明清老人慢慢坐了起来。不久前,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对宫明清的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除了这张多功能床,家里还配备了床边扶手报警器、定位感应手表、助浴椅、防滑垫等。
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化,让卧床40多年的宫明清和照顾他的老伴儿很满意。
“我可以通过我的手机,随时随地地观察他的身体状况。”宫明清的妻子彭益秀向第1眼新闻记者展示了一款智能手表。自从有了它,彭益秀现在出门买菜都安心了很多。
结合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适老化改造“一户一策”。据介绍,在《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中,老人可以在30个项目中“按需下单”。其中,地面防滑处理、卧室安装扶手、配置淋浴椅等7个基础类项目是政府补贴重点,而淋浴房改造、安全监控、助行器等23个可选类项目供老人自主购买。
一户一策的“量身定制”,改到了老人们的心坎里。沙坪坝区民政局副局长吴朋飞介绍说,“在适老化改造中,我们会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评估结果,重点突出如厕洗澡安全、居家环境改善、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后期,还会组织开展第三方验收,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居家环境更适老,照护服务也要跟上。家住渝中区解放碑街道临江门社区的独居老人任光福自幼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再加上严重哮喘,行动不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社区联合养老服务站,派出专业人员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个人护理、生活照料等照护服务。
“一个星期,他们要帮我洗3回澡!”任光福老人感慨地告诉第1眼新闻记者,有了他们的帮助和陪伴,孩子不在身边的独居生活也顺心了不少。
当前,依托辖区内的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渝中区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包,不仅提供日间托养、居家访视、洗衣等基础服务,还有生活照料、康复训练、临床护理等提升服务。目前,渝中区每月开展居家上门服务2000余人次。
“要把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里去。”渝中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科长周绪宁介绍说,接下来,他们将组建更加专业的上门服务团队,还会对家庭照护人员开展能力培训,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康复和护理,让老年人居家生活更加幸福安全。
据了解,具有重庆市户籍,并被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可向当地镇、街道申请居家适老化改造。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重庆将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3.9万户,今年将改造1.3万户。
在接受第1眼新闻记者采访时,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刘大伟表示,“下一步,全市将围绕居家老年人的安全照护问题,加快推进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可将改造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当中的高龄、失能等困难老年人,并鼓励有条件的和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自主付费,纳入统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