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区科技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着力引导科技人才勇立创新创业潮头,纵深推进科技人才勇挑创新驱动示范区建设重担,努力绘就潮涌嘉陵·风动歌乐的壮丽画卷。
一是拓渠道,确保科技人才引得好。人才聚,则事业兴。坚持平台引才,立足青凤高科产业园、国际物流城等园区平台,加快推进“三园三中心” (“创客港·未来科技园”、“华宇城·生命科技园”、“拾光格·数字软件园”、器官工程中心、新桥临床转化中心、肿瘤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平台招才引智作用。坚持项目引才,探索“项目+人才”融合招引模式,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创意设计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科技招商。今年已完成桥通智能网联汽车等8个项目和团队招引。坚持以才引才,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校友经济高峰论坛、沙磁创新论坛等招才引智活动,实施“校友回归”“以才引才”工程,激活人才招引人才的“链式反应”。今年已引进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逾30名。
二是建生态,确保科技人才育得好。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空间再拓展,推进“3+N”环大学创新生态园建设,编制1491设计创意谷概念规划,加快推进先锋智慧产业园、青凤高科园创新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为科技人才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空间。服务再创新,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培育技术经理人100名以上;联合组建“三创”(创新创业创投)联合会,定期开展项目路演,为科技人才提供投资交流机会。支持再务实,组建沙坪坝区种子投资基金,起草《沙坪坝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支持科技人才申报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等科研项目,为科技人才提供实实在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是重实效,确保科技人才用得好。人尽其才,百事俱举。着力完善成果转化链条,落实“五个一”成果转化机制,起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条举措》,推进开物工业等3个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引育技术转移机构8家,为科技人才提供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积极转化高校科技成果,通过高校科研处长联席会、拜访专家团队等方式,梳理链接创新资源,推动高校成果在区转化。已牵头和配合完成重庆大学李百战、李楠教授团队绿色营造以及朱涛教授光纤智能感知等2个成果落地转化,正推进医药高专宠物用药等8个成果转化。构建发挥科技人才作用体系,围绕创新资源落地变现,组建创新创业团队,评选沙磁科创合伙人,成立技术经纪人协会,构建成果创造、科技服务等全方位、多样性科技人才作用发挥体系。
四是强保障,确保科技人才留得好。环境好,则人才聚。政治上“高看一眼”,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参选“两代表一委员”,讲好人才故事,激发人才荣誉感和成就感。经济上“扶上一把”,累计向376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53859万元,引导试点银行发放商业贷款累计13099万元,走访企业100余家次,协同部门、镇街(园区)解决问题136余个。生活上“厚爱一分”,提供全程“一对一”“一卡式”“一站式”贴心服务,帮助解决入学、就医等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
2023年春节前走访慰问鲜学福院士
2023年春节前走访慰问蒋建新院士
2023年春节前走访慰问筑智建董事长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