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区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信用体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2025年三季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聚焦共享信用信息、创新服务模式和深耕信用赋能,深入探讨下一阶段工作,加快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会上,区发展改革委认真解读《重庆市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上市版)替代企业有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实施方案》;传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信用修复知识问答指南》的有关精神,并介绍在政务大厅设置信用修复线下服务窗口情况;区司法局、区交委、区应急局分别介绍信用+执法、信用+研学出行、信用+安全监管(智慧工贸系统)工作推进情况。
会议强调,一要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在7个工作日内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推送至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共享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提升专项信用报告(上市版)质量。二要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信用修复线下服务窗口,帮助企业咨询、查阅、获取信用修复有关政策文件,提供精准、便携“一站式”服务,优化全区信用修复公共服务。三要深耕信用赋能。联合区司法局、区交委、区应急局,推进“信用+执法”:精准梳理信用等级A类企业,为企业纳入涉企检查“白名单”分级分类监管服务提供支撑,持续推动形成“信用越好、监管越少”的良性循环;打造“信用+安全监管”:利用好“企业安全智管服”应用,构建起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安全生产数字化监管新模式,推动重复检查率下降;深化“信用+研学出行”:以研学基地、承运客运及从业驾驶人员信用评价为基础,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让信用红利惠及学校师生、研学基地、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聚焦信息共享、监管创新、场景拓展,持续纵深推进“信用+”综合场景的全面实施,推动信用从“软实力”转化为“硬支撑”,为沙坪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信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