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预算报告明确,2023年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根据安排,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500亿元。
姜国杰代表认为,安排68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和3.8万亿元专项债券扩大政府投资,稳就业、增消费、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值得期待。“从预算报告看,今年专项债券仍然是促进投资的重要工具。我们将继续积极储备好专项债券项目,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支出进度,加强资金监管,切实发挥专项债券资金的重要作用。”朱健代表说。
预算报告明确,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建议,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励实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企业和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的动力。长期关注“东数西算”工程的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量子频标事业部技术总监陈江建议,扩大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支持枢纽节点的力度。
此外,预算报告还对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加强财会监督等提出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切实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胡帆代表说。